擴編課本劇《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嘗試
(1)反思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的恰當性、科學性、合理性、新穎性、獨創性。
(2)反思教育教學活動實施過程恰當性、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改進方法。
(3)反思教育教學方法、策略與學生實際、內容、目標之間的匹配性、可行性,使用過程中的感悟、對在后續教學中運用的想法,
(4)反思成功或失敗之處及原因。可從教育觀念,教育教學方法、策略、心理、學生成長,教師成長等方面分析原因。
(5)反思事件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有了素材后,要對這些敘事素材進行提取、分析并界定這些敘事事件是如何形成、基本元素和基本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關系。
(二)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三要素
1.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對話和氛圍的現場情境。
2.問題敘事:有關與問題的產生、解決方法與結果。
3.反思:對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闡述某中教育理論、觀點、方法或策略。
(三)好敘事研究報告的標準
1.所敘事件具有研究意義和可借鑒性。
2.反映了教師心路歷程,并能供其他教師反思自己。
3.敘述對教育事件的認識、看法、判斷、理解。
三、教育教學案例
(一)什么是教育教學案例
教育教學案例是對包含有解決某些疑難問題,某些原理、方法、策略運用的教育教學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滲透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現在教育教學理論、方法指導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和教師教學行為發生的變化,體現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實踐性經驗,體現了教師的創造力,搭起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教育教學案例一般由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與啟示、案例問題幾部分構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它進行分類。如按校本研究內容分有:培訓案例、課堂教學案例、學校教育案例、校本教研活動案例、校本管理案例、校本課程開發、區域校本研究案例八類。按案例性質可分為理論方法運用性的和問題解決性的兩類。按案例內容可分為:單一性的、綜合性的、專題性的。按教育科學領域可分為:教育方法、教育藝術、教育形式、教育內容、教育評價五類。按學科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等學科案例。
無論是哪類教育教學案例一般都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1) 背景。案例事件發生的環境和條件。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1)
主題。案例主題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觀點。案例必須要有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這個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題是什么,如是說明如何轉變后進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學生思維,
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