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1
(過渡)世界各地區人口的增長是不一樣的,那么世界各地區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勻呢?首先,我們學習一個反映人口分布特點的指標——人口密度。
(計算)有甲、乙兩城市,面積大約都是xx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萬,乙市人口250萬,算算兩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甲市:2500人/平方千米;乙市:1250人/平方千米)
(講述)根據計算結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內的居民人數(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計算)算出中國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1998年)
國家
人口數(人)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中國
1248100000
9600000
加拿大
30300000
9970000
(中國:121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5人/平方千米)
(講述)人口密度能準確的說明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區稠密,有的地區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圖
(提問)世界人口稠密區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總結)
(討論)結合世界人口分布圖和世界地形圖,分析人口分布的規律及原因。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討論)能不能用遷移人口的辦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說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不能,因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開發時間長短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不能用遷移人口的辦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練習)選擇題
探究活動
我家的人口
要求:
1.周末對自己的爺爺和奶奶進行一次采訪,問一問:從你的曾祖父母開始,經過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為什么原因?現在的家庭人口是處于增長的趨勢還是呈下降的趨勢?為什么?
2.通過你家的情況,你能否理解雖然我們已在實施計劃生育的政策,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口的總數還在繼續增長,這是為什么?
目的:
1.通過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變化過程,印證課本上關于人口增長的結論和數據,即理論聯系實際。
2.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3.通過這一實踐活動,使學生增強對我國基本國情的熟悉,加深理解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增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家鄉的人口分布情況調查
要求:查找資料(可上網查找)。
看看你們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縣(省)的人口分布情況,哪個區(縣)或鄉的人口密度大,為什么?分析是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目的:
1.通過查找自己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縣(省)的人口分布情況,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