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活動課一《歷史短劇──文成公主入藏》
祿東贊: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辦法。我可以找來一只螞蟻,用一條馬尾鬃毛拴在螞蟻的腰上。然后,把螞蟻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內,然后不斷的向孔里吹氣。螞蟻不久就會從另一端的孔中鉆出來。我再把絲線接到馬尾鬃毛上,輕輕一拉,絲線就穿過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還有最后一題。請看!(眾宮女如仙女般走出來,裝束打扮相似)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們要在一刻鐘時間內從中找出文成公主。
祿東贊:(哈哈大笑)贊普久聞文成公主芳名,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宮,自然氣度不凡,風華絕代,與眾不同。臣已經辨認出來。
唐太宗:(詫異)哦,指出來,給朕瞧瞧。
祿東贊:公主知喜事而來,額頭上有紅痣乍現,且祥瑞出現,身后有彩蝶飛來。
(太宗、眾宮女紛紛望著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額頭,不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機智非凡,想必贊普更是聰明絕倫。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難題,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贊普。
祿東贊等:多謝天可汗!祝天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過渡)唐太宗已決定把文成公主許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投影)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將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兒呀,路途漫漫,遠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鄉心切,特地命人鑄造了兩面黃金寶鏡給你。這兩面寶鏡名叫日月鏡。寶鏡能照見中原河山,讓你思鄉時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請放心。女兒會好好保重的,你們也要多保重身體。我走了。(悲戚狀)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辭。(眾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來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寶鏡東照西照,不禁潸然淚下)離別家鄉已經千里,舉目四望,茫茫蒼蒼,寶鏡使人兒女情長,肝腸寸斷,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寶鏡,繼續西行)
祿東贊: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條河,渡過此河,我們就進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聲痛哭)天下河水盡向東,惟我一人向西行。
祿東贊: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變方向了,掉頭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淚)河水是引領我們西行呀,快過河吧!!
旁白: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跋涉,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終于來到了邏些城。男女老少奏樂歡舞,歡呼“贊蒙來了”。
(唱民謠)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
松贊干布:歡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來,請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儀式主持婚禮。
江夏王:好!好!婚禮明日舉行。
江夏王:(婚禮音樂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聲)
(投影)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過渡)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喜結良緣,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婚后生活怎樣,看了第三幕我們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與松贊干布相親相愛。
松贊干布:(對祿東贊)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贊蒙筑一座城池作為紀念,讓子孫后代都知道。祿東贊就由你主持布達拉宮。
祿東贊:臣這就去辦。
文成公主:親愛的贊普,此次來吐蕃,臣妾帶來了各種谷物,蔬菜種子,藥材,茶葉和各種書籍。一批工匠、樂師、農技人員也隨同而來。臣妾想為贊普分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