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集權的強化
[教師引導]清朝君主集權的強化,除了設置軍機處外,還在思想領域加強了控制,其中一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文字獄的盛行。下面請同學們先把課本上相關內容看一下。
[板書]2.文字獄的盛行
[學生看書]……
[教師提問]什么叫“文字獄”?
[學生回答]為加強君主專制,清朝統治者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經常從知識分子的詩詞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制造了大批冤獄,人們稱這種做法為“文字獄”。
[教師講解]每一個新政權的建立,都要加強思想上的統一,清朝也不例外,康、雍、乾三朝在大量查禁銷毀或篡改不利于封建專制的書籍的同時,加緊了對知識分子的迫害,例如康熙二年(1663年),浙江湖州富戶莊廷 購得明末人朱國禎所撰《明史》,攘為己作,并補寫了崇禎朝和南明史事。書中多有詆毀滿洲文句,被人告發,釀成大獄。莊廷 被開棺戮尸,作序者、刻印者、校閱者、售書者、藏書者被殺72人,充軍邊疆的幾百人?滴鹾笃冢擦衷壕幮薮髅浪赌仙郊分,有根據同鄉方孝標著的《滇黔紀聞》而寫成的《孑遺錄》,詳記南明永歷遺事,主張為南明皇帝在《明史》中立《本紀》。五十年(17XX年),戴名世被殺,方孝標被剖棺戮尸,受牽連被殺者達300人。再如雍正朝的曾靜、張熙案。他們推崇并傳播清初思想家呂留良的嚴“華夷之別”,反對專制政治的學說,還勸說川陜總督岳鐘琪起兵反清。案發后呂氏一家及其門生,死者戮尸,活者斬首,受牽連者或流或殺。雍正帝將該案的口供和有關諭旨匯編成《大義覺迷錄》頒行天下,強調滿漢一體。儒生錢名世贈詩年羹堯“分陜旌旗同召伯(周之將軍),從天鼓角漢將軍(霍去。,年羹堯出事后,雍正命錢名世在家中懸掛“名教罪人”匾額,并讓數百舉人、進士撰寫詩文,對他加以批判;詩文結集為《御制錢名世》,發給各學校以作警戒。還有,為治查嗣庭的罪,雍正命人從查氏日記中尋找罪證,從而挖罪證挖到了一個人的靈魂深處,以加強思想統治。乾隆朝的文字獄比康、雍兩朝增加四倍以上,且大多是望文生義、捕風捉影。例如“翹首待重明”“長明寧易得”一類詩句被認為是意在圖謀復明,構成叛逆大罪。又如湖北秀才程明肥為人作祝壽文,內有“紹芳聲于湖北,創大業于河南”,“創大業”被曲解為要做皇帝,程因“語言悖逆”被斬首。
[教師引導]同學們從上述的例子中,能否歸納出清朝文字獄的特點?
[學生歸納]
生甲:清朝的文字獄次數很多,僅康雍乾三代就發生160宗以上。
生乙:清朝的文字獄株連廣,剛才提到的戴名世案,受牽連者達到了300多人。
生丙:清朝的文字獄處罰嚴酷,動輒就刀斧相加。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想一下,嚴酷的文字獄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什么?大家可以就這個問題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造成了人們思想上的恐懼,思想、文化被摧殘,知識分子的創造性、氣節精神蕩然無存,軟骨病在中國人中蔓延開來。由此,社會形成了汰優擇劣的機制,精英被殺,小人得志。讀書人要么曲意逢迎,要么遠離政治,逃避現實。
(以上回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
[教師講析]中國古代文字獄以宋、明、清三代為高潮。宋朝文字獄著名的就有蘇軾的“烏臺詩案”、岳飛的“莫須有”冤案和劉克莊的“落梅詩案”。明朝的文字獄又遠勝于宋朝,朱元璋等人猜忌成性,文字獄之酷使得士大夫平日“皆重足而立,不敢縱肆”,甚至出現文人不愿為京官的怪事,而“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慶,以為又活一日”。清朝的文字獄更成為歷史上的最高峰,僅在所謂的“康雍乾”三代時間內,就發生至少160宗以上,乾隆時御史大臣曹一士說是“天下告訐不休,士子以文為戒”,可見文字獄之盛是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