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集權(quán)的強化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3.下列事件與皇太極直接有關(guān)的是
①改女真族名為滿洲 ②遷都沈陽 ③改金為清 ④奪取遼東七十余城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4.關(guān)于都城,下列與史實不符的是
a.努爾哈赤以赫圖阿拉為都建立了后金政權(quán)
b.為加強對明朝的攻勢,皇太極遷都沈陽
c.清順治帝1644年遷都北京
d.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全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北京
答案:b
5.下列關(guān)于軍機處設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雍正帝為加強皇權(quán)而設立軍機處
b.軍機大臣由皇帝親自挑選的滿漢官員充任
c.軍國大事由軍機處裁決后交由各級官員執(zhí)行
d.軍機處的設置標志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答案:c
6.清朝大興“文字獄”與秦朝“焚書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鞏固君主專制
c.壓制知識分子 d.加強思想控制
答案:b
7.下列關(guān)于清朝“文字獄”的解釋,準確的是
a.為壓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識分子的冤案
b.專門關(guān)押知識分子的監(jiān)獄
c.推行文化專制主義的機構(gòu)
d.為在思想文化上實行專制主義而專門建造的監(jiān)獄
答案:a
8.清朝許多知識分子不過問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東林書院議政的教訓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流行
c.對殘酷的文化專制恐懼
d.受八股取士科舉制度束縛
答案:c
二、材料解析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nèi)閣在太和門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nèi),選內(nèi)閣中書之謹密者人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
材料2:軍機處名不師古,而絲綸出納,職居密勿。……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nèi)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3: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摘自《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
回答:
(1)軍機處最初設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軍機處的職能后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綜觀材料概括軍機處的主要特點。
參考答案:①原因: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
②職能:由一個暫設軍事機構(gòu),發(fā)展成為位居內(nèi)閣等中樞機構(gòu)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設政務機構(gòu)。
③特點:保密性強,機構(gòu)精干,辦事效率高,軍機大臣主要是承旨、繕撰、傳述。
板書設計
第17課 君主集權(quán)的強化
一、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滿洲的興起
2.清朝的建立
二、君主集權(quán)的強化
1.軍機處的設立
2.文字獄的盛行
活動與探究
1.看下面滿洲八旗旗幟,收集資料,了解八旗制度的歷史。
圖:
參考資料:(一)人們常常談論起“八旗制度”。什么是“八旗制度”呢?“八旗制度”是滿族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它的形式有一個過程,就是必須先從牛錄制說起。牛錄是處在氏族制時期女真人從事軍事、狩獵的小行動集體。“牛錄”漢語譯為大箭。16世紀中期前,女真內(nèi)部處于分崩離析狀態(tài)。158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為適應軍事需要,授用“牛錄”名稱,把它改造成起許多種作用的組織。16XX年,努爾哈赤改牛錄制為固山(旗)制,這時他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女真本部,并乘勝進軍海西女真。這時已設黃、白、紅、藍四旗,兼并海西女真三部后,由于牛錄額數(shù)增多,始于16XX年正式建立八旗制度。規(guī)定每年三百人立為一牛錄,五牛錄立一扎攔額真(參領),五扎攔立一固山額真(都統(tǒng))。“原旗有黃、白、藍、紅,將此色鑲之為八色,成八固山”。八色即: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這一組織,就是后來通稱滿州的八旗。皇太極時又把降附的蒙古人和漢人編為“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以后將達斡爾、鄂倫春等少數(shù)民族,編入“布特哈八旗”,也就是打勝八旗。八旗制在建立初,兼有軍事、行政和生產(chǎn)三方面職能。清入關(guān)后,它又構(gòu)成了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全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