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綜合探究六 大眾傳媒的影響教案
(新課教學)
【提問】在上節課中我們討論了各種傳媒手段的特點,現在大家能否根據傳媒手段的不同特點,結合自己平常接觸到的一些知識談一談這些傳媒手段曾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過哪些影響呢?
【敘述】關于大眾傳媒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有趣故事。
傳媒既可以對人類生活起積極作用,也可起消極作用。傳播學怪才麥克魯恒說過一句話:沒有廣播,就沒有希特勒。我們也可以說,沒有電視,就沒有肯尼迪。
廣播:希特勒演講,納粹對廣播傳媒的利用。
電視:肯尼迪通過電視演講在總統選舉中勝出。
《火星人進攻地球》節目播放引起居民的極度恐慌。
報紙:美國媒體緊追“水門事件”不放,最終導致總統尼克松被迫下臺。
書籍:《湯姆叔叔的小屋》引發了一場戰爭。
《狡猾的“白馬”》中的情節挽救了現實中小女孩的生命。
日本《自殺指南大全》引發的許多自殺事件。(新聞媒體對張國榮跳樓自殺的鋪天蓋地報道,報道中充滿對其的懷念,引發的幾起自殺效仿事件。)
互聯網:“非典”時期高校畢業生利用網絡參加網上招聘,中學生通過網絡視頻學習。
愚人節各大網站發布比爾·蓋茨遇刺身亡的消息。
【歸納】從剛才我們的討論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大眾傳媒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傳播信息的作用,這種作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世界人民的認知得以同步,在短短的時間內使人民達成共同的認識,凝聚人的力量,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如在“非典”時期我國政府利用大眾傳媒向人民宣傳正確的預防知識,宣傳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精神,對中國人民激昂士氣,萬眾一心,抗擊“非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動作用。可大眾傳媒這種振臂一呼的力量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將謊言變成真理,干擾人們對事實的正確認知,使人們在短時間內被蒙蔽、被誤導,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消極作用。如在“非典”時期,有人借手機短信、互聯網發送“北京即將封城”等假消息,使得民眾心理一度恐慌,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既然我們認識到大眾傳媒的雙面影響,我們就要注意從多方面采集信息,并且面對信息積極思考,多方求證,慎重對待,正確使用傳媒手段。
【板書】大眾傳媒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利有弊
【承轉】大眾傳媒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很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又有好有壞,那我們一起來通過活動分析一個具體問題,看看在紛繁復雜的大眾傳媒信息面前,我們怎么來采集信息。
【活動】關于對伊拉克戰爭認識的采訪。
(1)采訪要求:
每個小組是一個“伊拉克戰爭記者站”。
每個小組的記者可以對除本組同學外的任何同學進行采訪。
記者需要事先根據老師要求的采訪主題設計具體的采訪題目。
(2)采訪主題:
同學們對伊拉克戰爭都掌握了哪些信息?
同學們都是從哪些傳媒手段得到的有關信息?
同學們對美伊問題有什么看法?
(3)記者站具體分工:
每個記者站同學分為三個小隊;第一小隊做記者,負責采訪。第二小隊做播報員,
將記者采訪回來的信息加以收集整理,播報給全組同學。第三小隊做評論員,將播報員的信息加以分析,根據采訪結果代表本記者站向全班同學發表本組對美伊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