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及答案全冊2
③甲骨文內容是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④甲骨文開始于商朝,興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a.黃帝時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關于青銅器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陽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③
它上面鑄有497個文字,是迄今發現的最長金文④它的名稱是四羊方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齊桓公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領土廣闊經濟富庶 b.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d.召集諸侯會盟
15.決定晉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戰役是
a.城濮之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長平之戰
16.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是
a.走向統一 b.戰爭頻繁 c.諸侯爭霸 d.王室衰微
17.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有
①鐵農具的使用與普及②牛耕的使用與推廣③地主和農民兩個階級的產生④諸侯國紛紛變法圖強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成都平原盛行一種獨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屬于( )
a.舊石器文化 b.青銅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鐵器文化
19. 下列關于我國歷法方面知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天的農歷,又叫“殷歷”,是比較完備的歷法
b.戰國時期,將一年分為12個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閏月之說
c.相傳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國就已有了完備的歷法
d.戰國時期,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這是歷法上的重大成就
20.右圖人物是
a.屈原 b.李冰 c.扁鵲 d.韓非子
21. 下列對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學術繁榮局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b.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
c.各學派相互辯論
d.各學派的思想后來發展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誰的思想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莊子
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義 c.理 d.信
24.韓非子的思想是
a.“兼愛”和“非攻” b.“民貴君輕”
c.“無為而治” d.“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25.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社會急劇變化。
b.有文化知識的士到處游說講學,形成不同學派。
c.諸子百家相互辯駁,互相影響。
d.鐵器和牛耕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二.閱讀下列材料(14分)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
──〈禮記•禮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