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
[點評]本題圍繞與人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火的使用”為中心來命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此題包含兩問:第一問考查人類使用火的進程,第二問考查火的使用對人類發展產生的作用,層次清楚,指向明確。
(5) 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對本課內容的小結,教師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歸納,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并作為學習資料保存。
遠古人類 距今時間 體質特征 生產活動 觀念 社會組織
元謀人 約170萬年 會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北京人 約70萬~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采集、狩獵等 原始人群
山頂洞人 約180XX年 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開始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從事采集、漁獵等活動 懂得愛美 氏族
[拓展閱讀]
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人本身的科學論斷
可以結合從古猿化為先民社會來理解這個論斷?芍旁吃诋敃r他們的生活勞做中通過慢慢地進化,逐漸可以站立起來,直立行走。使得它們的上肢解放出來,這就為從上肢進化為手提供了前提,在又一個漫長的生活勞作之后,雙手進化完成。而雙手的進化完成為提高勞作的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雙手的不斷勞作可以促進人腦的進化和發展,之后通過雙手的繼續勞作,人腦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先民的智力也不斷的提高,勞動促進人腦的發展,人腦再推動勞動技術的進步,一個循而往復的漫長的歷史過程,逐漸地成就了人類的出現和發展。
這里還要提到人類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能否使用和制造工具。所以可以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個論斷是對人類發展結果的準確定義,也是對人類發展過程的經典描述。
[點撥導誘]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是恩格斯關于人類起源的經典論斷,它明確指出勞動在古猿想人的轉變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v觀人類的發展的歷史,離開了勞動。談不上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青少年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小就應樹立熱愛勞動,服務社會的意識,努力成為祖國建設合格的人才。
【資料鏈接】
鏈接一 人類起源
歐洲,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祥地。隨著亞非兩地更多人類化石的發現,人類搖籃歐洲說才逐漸退出了舞臺。
達爾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一本專著中大膽推測:非洲是人類的搖籃。此前在1863年,則有人主張人類起源于南亞。后者不久得到了印證:1890年,印尼發現了一具頭蓋骨,“爪哇直立猿人”使人類起源南亞說為之一振。1927年,中國發現“北京人”化石,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但也就從這時起,在南非,在東非,有不下20個地點發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尤其是1974年,在東非大裂谷所在的埃塞俄比亞,發現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露西少女”猿人骨架,距今超300萬年;加上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人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演化體系。于是,全球人類“走出非洲”的學說,一時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