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
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的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發現于1984年,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一個門齒和一段下頜骨。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的還有巨猿等120種脊椎動物的化石,其中哺乳動物116種,有25個屬于新發現的種類。埋藏化石的巖層為砂質粘土夾角礫,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萬年。龍骨坡遺址出土了大批石制品,經考古學家研究論證,這些石制品制作粗笨、簡單,代表了200萬年前一種混沌初開的石器工藝,并將其稱為“龍骨坡文化”。
龍骨坡文化的問世,證實中華大地上200萬年前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從而把中國的史前文明前推了近100萬年。
他認為,藍田猿人的故鄉應該在南方,由于氣候變化才逐漸北遷。從長江流域的系列考古發現,可以看到起源和承轉的演進。因此,“中國人”的發源地應在長江流域大三峽。
黃萬波還從地質演變的角度闡述了他的觀點。隨著青藏高原的升起,長江流域大三峽形成了森林河流環境和與之伴生的立體氣候,適合于200萬年來的人類繁衍。龍骨坡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這里是許多動物的避難所,動物的大量繁衍,客觀上為人類的繁衍提供了食物,尤其是大腦發育所需的動物蛋白。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張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