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教學設計
教育思想:首辦私學,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等儒家創始人,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后世尊為“至圣”。孟子思想核心:仁政、民貴君輕。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提倡做人要有骨氣。把儒家學說發揚光大,后世尊為“亞圣”
道家
老子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道家學說的創始人。道教尊其為“道家始祖”
法家
韓非主張歷史是發展變化的,今世必然勝于前世;強調“法治”;提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理論。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墨家
墨子非攻、兼愛、舉賢、節儉墨家學派創始人
兵家
孫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避實擊虛;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家始祖師點撥。2、學生對于諸子的主要思想可能歸納不全或難于理解,可在小展示和大展示期間予以點撥。七、鞏固記憶(8分鐘)
第二課時(展示+反饋)一、反饋:每組單號同學反饋孔子、孟子的相關內容,雙號同學反饋老子、韓非子的有關內容。反饋完后組內互查(8分鐘)二、合作探究。(15分鐘)任務分配:1、2組一題,3、4組二題,5、6組三題預見性問題及措施:第2題和第3題稍有難度,可指導每組的1、2號同學,再進行組內幫扶。三、大展示(10分鐘)四、整理導學案(5分鐘)五、課堂小結(1分鐘)百家爭鳴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文化高峰。先代哲人們的關于做人、處世和立國的一系列智慧早已深入人心,并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我們回首歷史時,發現,百家爭鳴的地位不可超越,這些思想和智慧必將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思維。這堂課內容已結束,你到底掌握了多少呢,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達標測評。五、達標測評(6分鐘)七年級歷史下冊導學案 姓名 : 班級:
第21課 諸子百家
主備: 審閱: 時間:
知識儲備:1、孔子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2、老子“無為而治”是老子思想學說精華所在,其本意是順應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對當政者而言,要避免極端、奢侈、過度的做法,要以民心為心。這與今天我們所提倡的“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思想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