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教學設計
d、墨家組:損害公物屬于奢侈浪費行為,要提倡節儉 5、(·臨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儒家和諧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作用。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儒家所最終追求的是一個以“仁”為核心,以“和諧”為目標的境界。因此,千百年來貫穿儒家文化的一個始終不變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義是人與人的和諧!疤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處在突出位置!疤烊撕弦弧睆娬{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明人最終要適應自然規律。數千年來,這種和諧理念經過長期熏陶,扎根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滲透于中國的社會生話,造就了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①材料中的“仁”的含義是什么?這種學說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仁:愛人 孔子②根據材料,指出儒家所強調的“和”是指的哪兩種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③請從中國古代友好交往史上舉出三個重要事例說明中華民族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開辟絲綢之路,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等。就應當用統一的法律和制度去進行管理,通過激賞讓他們為國家貢獻力量,通過懲罰讓他們不敢枉法。在今天的企業管理里,越是大型企業,越是注重制度和規范的管理,應該說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不可因私廢公。在《六微》、《七術》中,韓非子明確提出個人情感和因素不應凌駕于法律之上,任用官員應當看其才能與品德,而不能將權力交給親近而沒有能力的人。 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保持法律的威嚴;法律有了威嚴,領導者就能做到令行禁止。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