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21課《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教案及課件
乾清宮寶座 這是整體貼金并鑲嵌若干紅、綠寶石的金椅,其扶手和靠背均由金龍纏繞面而成;座后為金漆屏風,屏風正中鈐鐫刻著“惟天、惟圣、惟臣、惟民”八個金字,為皇帝的律已格言。
教師強調:紫禁城是我國也是世界的瑰寶,引導學生從明清加強皇權這一點來思考這些建筑體現了一種什么時代特征?
教師過渡:人們常說到了北京不登長城就等于沒有去北京,那就讓我們再去長城體會一下“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受。萬里長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許多朝代不斷整修。明朝時又大規模修筑,達到完善的地步。誰能為大家說一說我國古代為什么修長城?
教師引導:為抵御北方蒙古族南下,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中期,花了近2XX年的時間修建長城。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反映了明朝社會什么時代特點?提示:從明清加強君主制、資本主義萌芽產生、閉關自守等來考慮。
多媒體演示:秦長城和明長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請大家注意秦明長城的不同。
教師過渡:誰到過長城?到長城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學習的是明清的建筑,除了建筑方面的成就外,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三位總結性的科技著作。他們分別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和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下面請同學們自制表格,從作者、朝代、巨著名稱、內容、共同特點等幾方面歸納比較。
教師概括:明朝前期的統治者勵精圖治,使當時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商品經濟繁榮,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教師引導:大家還記得前不久熱播過的韓國電視劇《大長今》嗎?長今精湛的醫術是她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取得的,大家回憶一下,長今在學醫的過程中更多的借鑒了哪個國家的醫術?
教師:對, 我國明朝時期在醫學方面還出現了杰出的醫學家李時珍,他為我國乃至世界的醫學發展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請大家閱讀教材第113頁小字,思考:李時珍有哪些優秀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引導:許多科學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往往都具備相同的優秀品質,讓我們再了解一下另外兩位科學巨匠。讓學生了解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的寫作情況。請學生閱讀教材第114頁摘自這部書里的一句話,完成“動腦筋”。
教師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15頁第一幅圖,這是描繪明代礦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圖中有一根空心竹竿,從地面上插進礦井深處,這是當時領先世界的一項先進技術。想想看,這根竹竿起什么作用?
和宋應星同時的科學家徐光啟,也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代表作《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有關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這是我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今天的課就學到這里,下面請同學們理一理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探究活動:尋找家鄉的古建筑。
仔細閱讀教材第111頁,得出結論。明成祖時修建的北京城,城市布局嚴整,城墻高大雄偉,街道寬廣筆直,是古代建筑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