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9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學案
7.列舉古代歷史上出現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名稱。
六、中考鏈接
1.(•泉州)魏晉南北朝時期,晉江流域得以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統治者施行仁政 b.社會比較穩定
c.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工具和技術 d.自然條件優越
2.(•萊蕪)4世紀時,發生在東晉與前秦之間的著名戰役是( )
a.長平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3.(•眉山)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陸續內遷,其中,至今還存在的少數民族是 ( )
a.匈奴族 b.羌族 c.鮮卑族 d.氐族
4.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農業的發展與否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重大發展,其原因是什么?
(2)西漢初年,統治者對待農業生產的措施與秦朝相比有什么不同?
(3)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主要有什么表現?
(4)綜合上述問題,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第19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參考答案
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見課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學以致用)
1.長江中下游一帶 包括福建廣東
2.(1)自然條件優越
(2)北方人口南遷帶去了勞動力和生產技術
(3)江南地區戰亂少,社會安定
(4)人民辛勤勞動
3.興修許多水利工程 大片荒地墾為良田 稻田開始使用綠肥 牛耕和糞肥得到推廣 小麥推廣到江南。
4.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合作互助)
1.西晉的統治集團非常腐朽,內部發生了爭奪皇位的斗爭,民族矛盾尖銳
2.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 等
原因:前秦內部民族矛盾尖銳,指揮不當,戰線過長,東晉內部團結,指揮得當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1.見圖
2.東漢末年少數民族內遷,西晉以來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影響: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區的開發。
五、鞏固練習
1.d 2.c 3.d 4.c 5.b 6.b
7.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
六、中考鏈接
1.c 2.d 3.b
4.(1)鐵農具、牛耕的發明和推廣。
(2)秦朝賦稅和徭役沉重,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西漢初年,統治者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主張發展農業生產。
(3)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開墾為良田;稻田里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
(4)改進生產工具,重視農業發展,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保持社會穩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