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二):
網站:人民教育出版社:
明清史研究信息資訊網:
中華文史網:
明清小說研究網:
圓點視線網:
錄像資料:《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京劇片斷。
歌曲:《說唱臉譜》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導入新課: 導語一:從《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導入,可播放電視劇主題曲、講述其中一個小故事、分辨小說人物造型導入新課。 導語二:由教師講述明清時期文學成熟和繁榮的原因導入新課。 導語三:提問明清科技成就的時代特點是什么?有什么啟示作用?這一課將介紹明清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和特點。 導語四:復習概括已經學習過的不同時期突出的文學成就。 學生認真聽講并參與 回答 調動學生通過影視劇、連環畫、說評書等媒體對本課內容獲得初步認知,激發求知欲。 深化一定文化是一定經濟政治的反映的認識。 橫向聯系同一時期的知識,全面把握時代特征。 縱向聯系同類知識,形成系統認識。 學習新課: 一、古典小說的高峰 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第一段的內容,從中找出明清時期古典小說進入高峰的表現、特點。 請同學們看書,你能用表格來概括四大名著的成就嗎? 1、《三國演義》 放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相關片段。同學們,剛才看到的關于《三國演義》的片段里,顯現了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物。請根據你自己的感受,說說你對他們的看法。 由于這部小說“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長期以來深受群眾的喜愛。它的出現,對后來長篇歷史小說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有人說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中有強烈的“擁劉反曹” 的傾向,對曹操的描述重在突出他欺君罔上、竊國謀逆、玩弄權術、殘暴不仁、虛假偽善、奸詐狡猾的“亂世奸雄”這一負面,而忽略了他作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這一正面。這和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了解的曹操出入很大。羅貫中是否犯了歪曲歷史的根本性錯誤? 現在我們以曹操為例,討論歷史和歷史小說的區別是什么? 教師小結:史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是不同的領域,方法不同,兩者不可相互替代。強調以后假如寫歷史論文,不能用歷史小說中的史實來證明你的觀點。 2、《水滸傳》 《水滸傳》是和《三國演義》同時代的作品,它以“官逼民反”為主題,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北宋下層官吏和勞動人民,在權貴、貪官和惡霸地主的欺凌壓迫之下,進行武裝反抗,從開始到失敗的全過程。我想同學們印象最深的是梁山108條好漢和他們極具特色的綽號。 3、《西游記》 《西游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長篇神話小說,書中塑造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去天竺(古印度)取經,不畏艱難,克服重重困難,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取回佛經。孫悟空更是世界級的名人了。 你知道哪些孫悟空的故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作者在創造孫悟空這個形象時,用意是什么? 4、《紅樓夢》 課本上第117頁,左面有一句十九世紀初年的流行語:“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說明《紅樓夢》的地位、影響,那么它又是一部怎樣的小說呢? 為什么說《紅樓夢》通過對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悲劇的描寫,有力地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 如果再聯系大觀園內奴隸犯上作亂和大觀園外農民階級搶田奪地的斗爭,就不難從這副封建末世的畫卷中,看到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為什么被譽為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的最好的一部長篇小說。而曹雪芹的名字也可以列于世界偉大作家之林而毫不遜色! 過渡:《紅樓夢》第23回中提到“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驚芳心”,這里面說到了兩部我國戲曲史上的杰作,你知道嗎? 二、戲劇的繁榮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118頁圖,從圖中你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明朝最負盛名的劇作家是誰?他的代表作是怎么?反映了哪些內容? 對湯顯祖及《牡丹亭》作品作簡要介紹 明清戲劇的另一個成就是京劇的形成。播放歌曲《京劇臉譜》 京劇為何姓京? 它是如何形成的? 京劇被譽為中國國粹,它是集歌唱、舞蹈、音樂、美術、文學等多種表現手段于一體的特殊戲劇形式。 讓大家共同分享你所了解的京劇吧。 京劇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為各國觀眾所傾倒。國家領導人對京劇發展很重視,曾題詞寫道“振興京劇藝術,弘揚民族文化”。 小結:明清時期的小說和戲劇有哪些共同點? 三、書畫的成就 明清書畫有哪些特點,出現了哪些著名書畫家? 大屏幕出示董其昌書法,徐渭、“揚州八怪”的畫。 在這些書畫作品中,你喜歡誰的作品?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認真看書后回答: 明清時期小說進入高峰的表現是:成熟、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點是:反封建傳統;突出個性;反映現實問題。 教師選擇概括全面的表格展示并讓該生講解。(利用實物投影)允許其他學生補充。 著作 作者 時代 題材 內容 學生踴躍回答,發言要點: 曹操奸詐狡猾、陰險兇殘有治國才能,又是一個實干家。 劉備仁厚、寬宏大量、善于收攬民心,但又有點假仁假義。 諸葛亮足智多謀、料事如神、高瞻遠矚,具有驚人智慧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貞品格。 羅貫中受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擁劉反曹的鮮明政治傾向貫穿始終,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他的觀點和立場就是天下者漢家之天下也。漢家即使不行,皇帝也應該由姓劉的做。所以他認為劉備是正統,而曹操的崛起就是篡權、竊取漢室江山。 分組討論后回答 擂臺賽:誰知好漢多。分小組把梁山好漢的名號寫下來比較,比一比,誰知道的多。 學生踴躍發言:大鬧龍宮、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收服紅孩兒、智取芭蕉扇等 孫悟空神通廣大、嫉惡如仇、智勇雙全、熱心助人,對唐僧忠心耿耿等。 作者借助神話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間的現實。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罪惡,借孫悟空的形象,反映人民蔑視封建統治權力,敢于反抗壓迫的斗爭精神。 學生看書后回答 賈寶玉痛罵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封建道學,連一個孱弱女子林黛玉對封建科舉制度也是嗤之以鼻;賈寶玉與林黛玉沖破封建禮教的專制牢籠,大膽的自由戀愛,最終遭到封建舊勢力殘酷的扼殺。但他們的行為卻不斷撼動著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 《紅樓夢》不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全書規模宏大,人物眾多,語言優美生動,刻畫人物細膩傳神,塑造了許多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 后人對它的喜愛和評論經久不絕,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 答:《西廂記》《牡丹亭》 答:(1)明朝戲劇興盛,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 (2)使用舞臺布景,增加了戲劇的藝術感染力; 答: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它通過神奇的愛情故事,鞭撻了吃人的封建禮教。 學生看書后回答 有學生介紹京劇的表現形式、代表劇目、著名京劇大師等;有學生出示繪制的臉譜;還有的現場清唱一段。 (1)在思想內容上反映了反抗封建統治的主題;(2)在時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特點。 生看書后答: (1)書法: ①明朝書法,比以前普及,有人形容說“明代三尺童子就能揮筆作書”。 ②當時的書法以行書、草書見長。 ③著名書法家有董其昌等,他的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2)繪畫: ①明代的繪畫,以山水花鳥畫居統治地位。 ②代表人物有以潑墨畫見長的著名畫家徐渭。 ③清代“揚州八怪”繼承徐渭,又各有特色。 各抒己見。還有學生拿出自己臨摹的作品介紹。 鍛煉歸納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明清小說的概況 訓練制表、填表的能力;通過提煉快速掌握本子目知識要點,培養自學能力。 了解影視劇中的三國人物,學生興趣濃厚。 調動語言智能,從評價人物中了解歷史和歷史小說的區別,潛入深出。 激發探究欲望。 培養歷史唯物主義史觀。 合作式學習;鍛煉比較分析能力,提高史學素養。 鼓勵學生通過史書去了解真正的歷史。 對學生寫歷史小論文進行指導。 重點強調“官逼民反”,為作品“反封建”的基調作鋪墊。 “擂臺賽”的形式,調動手腦嘴功能,氣氛熱烈。激發學生了解《水滸傳》的好奇心。 感受施耐庵對不同人物的生動刻畫。 學生對孫悟空是了解較多,也是最有興趣的,這可以加深對《西游記》內容的理解,并為分析孫悟空做準備。 由人物形象探究作品的思想內涵。 突破學生對《紅樓夢》思想性理解的難度。 拓展內容 理解《紅樓夢》的價值與地位。 巧妙過渡,承上啟下。 鍛煉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明朝戲劇的發展。 學生對《牡丹亭》反封建禮教思想有理解上的難度,所以需要教師作適當介紹以突破。 多方面展示,多層次了解京劇的魅力,提高學生素質。 了解京劇的地位,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突出鮮明的時代特色,點明課題;培養歸納分析能力。 自由發言,課堂氣氛民主。鍛煉列舉知識的能力。 學生經過原來的學習,已有初步的鑒賞能力,所以讓學生自主說明對書畫作品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藝術鑒賞力和審美情趣,提高人文素養。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有哪些疑難問題需要和大家溝通? 對你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何啟發? 學生總結 鼓勵學生發問,師生、生生平等探討。 發散思維,暢所欲言。 讓學生自主歸納本課知識; 體現師生、生生互動學習。 把所學知識與學習生活結合起來,明確“學史以明智”。 布置小論文寫作:任選一題 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或故事賞析; 《從 看京劇的魅力》 使學生在課外繼續探究學習與歷史、文藝相關的知識,注重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