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教學設計-
總結: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推廣,提高了勞動效率,為精耕細作、開發(fā)山林、擴大耕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開山鑿渠提供了便利,因此,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興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國的都江堰。
二、著名的都江堰
1、課前我們已經(jīng)做了準備,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向大家介紹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為什么李冰要在這個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大家根據(jù)課前準備的資料,小組討論一下,然后進行回答。
(學生小組討論后,指圖講解原因)
所以治理岷江,人們早已望眼欲穿。公元前3世紀,李冰被秦王任命為蜀郡郡守,成為這個地方的最高長官。李冰有著遠見卓識、又通曉天文地理知識,而且是一個關心百姓疾苦的官員。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峽谷,觀山勢,察水情,寒來暑往,日夜操勞,制訂治水方案。
假如這時你是李冰的參謀,你會給他怎樣的參考方案?(學生小組討論,并由各組代表說出各自治水方案。)
李冰的治水方針是“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他精心設計,調動大量民工投入修建,終于完成了集防洪、灌溉,航運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由2-3名學生介紹
2、總結:剛才通過幾位同學的演示和講解,我們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據(jù)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來控制內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來“旱澇多變”的成都平原變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了,至今還在造福于人民,這樣高超的設計和工程質量不能不令人贊嘆!
3、展示有關圖片和視頻資料
同學們,贊嘆之余你有何感想?請發(fā)表一下你的看法
(出示彩圖《都江堰現(xiàn)狀全景圖》)都江堰最為可貴的是,在歷經(jīng)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它也煥發(fā)了青春,經(jīng)修整,現(xiàn)在可灌田800萬畝。所以它被稱為中國水利史上的一顆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們千秋萬代頌揚著李冰的功業(yè),請看61頁李冰石像和石像旁的詩句:“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如”(《石犀》唐·岑參)。傳說李冰為了治水廢寢忘食,終于在一個漫天風雪的黃昏,他拄著黃荊拐杖,舉步艱難,昏倒在雪地上,數(shù)日后與世長辭。李冰的事跡光照史冊,中國人永難忘懷。
從這里,我們也要知道:水對人類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生:珍惜水資源,增強節(jié)水意識。)
三、商鞅變法
1、春秋以來,由于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一些奴隸主將開墾出來的田地變成私產(chǎn)并出租;叵胍幌拢懊嫖覀冎v過,奴隸主本身擁有誰分給的田地呢?(生:國家分給的“公田”)“公田”有什么特點?(生:不可進行買賣,要向國家上繳一定勞動產(chǎn)品。)這時,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使大量荒田被奴隸們開墾出來,而新開墾出來的荒田就變成了部分奴隸主“私田”,和“公田”相比,“私田”的產(chǎn)品不繳納給國君。這時的奴隸主們擁有了更多田地。大量的勞動壓在了奴隸身上,奴隸生活更加悲慘。而這一時期,各國之間的戰(zhàn)爭也相當頻繁,奴隸們開始趁機逃亡。想一想,奴隸的逃亡對奴隸主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生:沒人勞動,大量田地開始荒廢。)
面對這種部分奴隸出逃、而手中奴隸則無心勞動的情況,如果你是當時的奴隸主們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