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
戚繼光繼承父職后,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聯系課文中他的詩句,你認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質值得人們學習?
6)作業:
材料分析與比較:文獻材料:“(16世紀前期)番彝伊朗機假朝貢,占據屯門海澳,時肆剽掠,屠食嬰兒。”請將文獻材料記載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徑同鄭和下西洋活動進行比較,說明兩者之間有什么不同?
板書設計:
一、鄭和下西洋:
1、明成祖派遣鄭和出使西洋;
2、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
3、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4、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
二、戚繼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盜經常侵襲中國沿海地區,稱它們為倭寇;
2、明朝派戚繼光抗擊倭寇的進攻,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薏,但愿海波平”
三、西方殖民者和傳教士的東來;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據了我國的澳門;
歐洲最著名的傳教士是:利瑪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