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說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聯系和區別
(2)理解與語言文字有關的條件反射是人類所特有的
能力目標:(1)學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的實際問題相聯系,并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學重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聯系和區別
三、教學難點:理解與語言文字有關的條件反射是人類所特有的
四、教學方法:
探究法、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方法相結合
五、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課前預習第85~89頁
教師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六、板書設計: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非條件刺激→非條件反射:先天性、大腦皮層以下神經中樞、低級神經活動
無關刺激 永久固定的
條件刺激 → 條件反射:后天性、大腦皮層、高級神經活動,可建立可消退、
建立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用非條件刺激不斷的強化
七、教學過程:
(一)通過flash影片導入課題: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上這節新課程培訓研討課。學習之前,我們看一個關于三國時期曹操的故事。
(放映flash,結束)士兵們聽到曹操說前方有梅林,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奇妙的變化?生:人的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的第二課時(板書課題: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生:反射。
(二)通過游戲導入新課
接下來,我們來完成一個小游戲:“聽口令,做相反的動作”,“聽口令,說倒話”。這兩個游戲是不是屬于反射活動?生:是。
大家能不能舉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屬于反射活動的例子?(學生舉例,教師注意引導,點擊課件出現反射的例子。)
大家注意觀察,投影上出現的反射的例子有什么不同?舉例說明。生:初生嬰兒會吃奶等反射是先天性;談虎色變等反射是后天性等)
我們將一種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稱之為非條件反射;將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稱之為條件反射。(教師板書:非條件反射____先天性,條件反射____后天性)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三)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怎樣建立的呢?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7頁內容,思考這個問題。(學生閱讀思考后敘述)
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對狗建立條件反射進行了一個經典的實驗,我們看一他的實驗過程。(教師放映課件——條件反射的建立)
問題1:食物和鈴聲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條件反射;鈴聲引起的是條件反射。觀察圖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屬于非條件反射,引起非條件反射的刺激我們稱為非條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條件刺激;(板書:非條件刺激)觀察圖2,狗聽到鈴聲不分泌唾液,鈴聲與狗分泌唾液無關,此時的鈴聲我們稱之為無關刺激;(板書:無關刺激)觀察圖4,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屬于條件反射,引起條件反射的刺激我們稱為條件刺激,那么這個鈴聲就是條件刺激;(板書:條件刺激)
問題2:觀察圖3,使狗建立“鈴聲—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條件是什么?生:食物與鈴聲的多次結合)食物這個非條件刺激與鈴聲這個無關刺激多次結合,就使本來與分泌唾液無關的刺激—鈴聲,轉變為引起分泌唾液的條件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條件反射的條件刺激,都是由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多次結合轉變而來的。(板書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