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第2節 感受器和感覺器官
第1課時 眼與視覺
一、教學目標
1.概述感覺和感覺器官的含義;描述眼球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說出視覺的形成過程及近視、遠視的成因和矯正方法,知道近視眼的預防方法。
2.嘗試觀察瞳孔的大小變化情況,并做出解釋;練習觀察和測量的技巧。
3.體會眼睛對于認識世界的重要性,自覺培養用眼衛生習慣,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同時關愛和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
二、設計思路
本節教學采用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以猜物游戲引入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體驗、表演、動手操作等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自主獲取知識,在做科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和觀察判斷、實踐創新等多種能力。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使抽象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更廣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眼球的結構與功能;視覺的形成與近視、遠視的矯正原理。
2.教學難點:視覺的形成及近視的成因。
四、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激趣引題 1. 猜物游戲:出示一個用布遮蓋的小紙箱,里面放一個蘋果形狀的廚房用計時器。邀請三位同學分別通過手摸、耳聽和眼看來判斷箱子里的東西。
問題:
(1)三個同學分別通過哪種感覺認識這個物體?
(2)當我們看到一桌熱騰騰的飯菜時,我們還會用到哪些感覺?
2.引言:人體有很多的感覺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那么,通過剛才的游戲可知,能夠最快、最準確感知事物的感覺是視覺。眼睛是人的視覺器官。據統計,人體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有80%以上來自眼睛。因此,眼睛對于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每位同學都有一雙美麗的眼睛,但是,你知道這雙美麗的眼睛內部是什么樣的?你又是怎樣通過眼睛觀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學習。 三個同學通過觸、聽、看,將判斷結果寫在紙上,展示給全班同學。
分析答出:觸覺、聽覺、視覺。
嗅覺、味覺、溫度感覺
興奮,傾聽,躍躍欲試
創設情景,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從而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二)
指導探究 1.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1)觀察同學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點
眼瞼、睫毛、淚器、眼肌等結構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屬結構,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那么眼球由哪幾部分結構構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呢?
(2)探究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①觀察眼球的結構模型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內,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觀察時注意結合書中的插圖,并參考課本p80方法步驟逐步完成。
②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③播放眼球的結構和功能視頻
④反饋點撥 對照眼球課件,檢測學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導學生歸納整理知識點。
(3)出示眼球、照相機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比較、思考:
眼球和裝有膠卷的照相機在結構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嗎?
2.視覺的形成
相機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樣的。那么眼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物像的?視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