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與血型
問
答1:誰最先發現了血型? 蘭德斯坦納。2:蘭德斯坦納是怎樣發現的?在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個人的紅細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漿時會發生凝集反應)。3:蘭德斯坦納將人的血型分為幾類?a型、b型、ab型、o型四類。 學生認真觀察思考。2、“輸血常識”
問
答1:輸血的原則是什么?輸同型血。2:一個a型血的人,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接受什么血型人的血?可以輸血給什么血型的人?o型;ab型。3:當不同血型的人輸血時,血液中的什么物質可能使紅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血液中的血漿。4:輸血時為什么要先檢查血型?看血型是否相同,防止血液凝集。 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學生根據課件展示要求進行實驗,并報告實驗結果。 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學生回答:1998年。3、“獻血常識”
問
答1:獻血有損健康嗎? 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2:為什么提倡無償獻血?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也為了自己和家人,大家奉獻一份愛心。3:無償獻血者有哪些權利?在本人需要輸血時可免費輸入自己獻血量3倍的血量,家人可免費輸入自己獻血量等量的血量。若獻血超過100毫升,本人可終生賞受免費輸血。“獻血者”:20位同學。分別以標a型、b型、ab型和o型字的牌表示,每種各5人。20塊牌隨機發放。“受血者”:4位同學。分別以反面標a型、b型、ab型和o型字,正面標有“1、2、3、4”的牌表示。4位同學面朝全班同學,游戲開始前都以正面正對同學,反面對自己。游戲開始,教師叫“2”,拿“2”牌的同學將牌的反面正對同學,能夠給“2”獻血的“獻血者”都舉牌。其他三位方法相同。 學生認真聽并思考。4、“血液和血液制品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問
答1:血液制品主要包括哪些?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別三大類。2:舉例說明血液制品與人類生活有哪些關系?白蛋白:大手術、創傷、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等。免疫球蛋白:病毒性傳染病。凝血因子類別:整形外科、血友病等。 方案一組織引導,盡量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對于答案不完全的,教師給予補充。 方案二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人類abo血型有四種類型,什么樣的血型的人相互之間可以輸血呢?展示輸血與血型的關系課件。通過課前上網和則才觀察,同學們繼續提問并回答問題。輸血時需要檢查血型,怎樣化驗血型?展示化驗血型演示課件。下面同學們親手模擬血型化驗實驗,教師巡視檢查。一個人在失血多少時才需要輸血?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量有多少?展示人體血量、失血量與人健康的關系課件。我國從哪一年起,實行無償獻血制度?下面請同學們做一個模擬輸血游戲,要求如左所示。教師組織,并檢查能否輸血。如果把某一獻血者的血漿和血細胞全部輸入受血者的血管中,這種輸血方式叫輸“全血”。這種方式在當今社會用得較少,現在的輸血方式主要是根據病情的需要輸入血液中的某種成分,其中主要的是從血漿中提取的某種成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血液制品”。搶答賽(6分鐘)通過搶答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展示自我與團結協作,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學生按原第一、二、三、四組搶答,并分組記錄得分情況,每題5分,答對一道題得5分,答錯一道題扣5分,哪一組得分最多取勝。教師將搶答題作成課件,逐一點擊出題,并當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