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
技能目標:
嘗試制作臨時玻片標本。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嘗制作臨時玻片標本。
難點:防止玻片內出現氣泡。
三、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實驗內容。
2、flash: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
3、準備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所用器材: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干凈紗布、葉片、清水、燒杯、吸管。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導入新課復習回顧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完成顯微鏡的裝配。[播放]:flash“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過程”。 [歸納]: (1)凈——用潔凈的紗布
每二人一組進行顯微鏡的組裝,在活動中復習回顧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仔細觀看操作步驟。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干凈; (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自來水;(3)取——用鑷子夾取葉的下表皮;(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展——展平材料; (6)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 (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巡視實驗情況,對不規范操作及時糾正,并解決學生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線無法透過,視野里看到的物像漆黑,無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2)蓋蓋玻片時易產生氣泡,要會區分氣泡和細胞。 根據實驗步驟進行練習。初步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進一步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3)視野中出現污點,會判斷污點位置。
[注意]:實驗完畢,整理實驗臺。 五、板書設計: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節 探索生命的器具 四、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五、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 六、作業:
1、在顯微鏡視野中有一個污點,移動裝片和更換物鏡后仍然存在,這說明污點在( a )
a. 目鏡上 b. 物鏡上 c. 反光鏡上 d. 光圈上
2、下列有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制作過程的順序排列中,正確的是( b )
①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②把表皮放在清水中展平 ③撕取一小片洋蔥表皮④在載玻中央滴一滴清水 ⑤在展平的表皮上蓋上蓋玻片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③②⑤ c. ③②④①⑤ d. ②①④③⑤
3、制作玻片標本所用材料必須是 的,使光線容易通過。
4、在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為避免氣泡產生,在加蓋蓋玻片時,應先讓蓋玻片的一邊接觸載玻片,再慢慢放下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