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生物(第一課時)
學生討論后,有的同學說出了“生物圈”這個名字。
一、生物圈的知識
師:大家覺得“生物圈”這個名字怎么樣?
生:(討論)我們覺得“生物圈”這個名字很恰當。
師:同學們的回答非常準確。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空間,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你們知道生物圈的范圍到底有多大嗎?
(閱讀課文并討論)
生: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天空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海平面下約10千米的深處,生物圈的整個厚度約為20千米。
師:回答非常正確。那么,在這個20千米的厚度當中,不同的生物生存的位置不一樣。毛主席有一首詞中說“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很明顯,不同的動物生活在生物圈不同的層次中,我們的生物圈到底可以劃分為幾個圈層呢?(提示:大家可以根據生物生活環境的不同來劃分)
(學生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
生:我們認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所以生物圈應該劃分為三個圈層。
師:具體地說一下這三個圈層的范圍。
生: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巖石圈的表面。
師:非常好,地球上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就包括這三個圈層。
二、物種多樣性
師: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從幼嫩的小草到參天的大樹,從水中的游魚到天上的飛鳥,從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到海洋中龐大的藍鯨,從栽培的瓜、果、蔬菜到馴養的雞、鴨、貓等動物,以及我們人類自身,都是生物。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病毒等。你們知道在生物圈的三個圈層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嗎?我們來做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試著將你熟悉的這個生物圈層的生物名稱寫在一張紙上,再與小組的伙伴交流一下,去掉重復的,統計你們小組總共列出多少種生物。詳細的要求請大家看教材第8頁。
(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進行討論)。
教師來到同學中間,幫助解決學生統計過程中的問題。
學生分組敘述(略)
師:原來大家知道這么多的生物,看來大家平時都非常善于觀察,非常熱愛大自然。下面我想請同學們對本組代表的生物圈層內生活的生物做一個表述。
生:大氣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頂部,生活的生物有鳥類、會飛的昆蟲,還有漂浮在空氣中的細菌等。
師:原來大氣圈中有這么多的生物啊!
生:水圈約占地球表面的70%,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生活著魚類、微小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
師:水圈也是“藏龍臥虎”,生活著那么多的生物,那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這么多的生物呢?
生:(討論)不是。
師:在水圈的哪個部分生活的生物多呢?
生:(討論)應該是在水圈的表面。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我們把海洋稱為“生命的搖籃”,就是因為最早的生命出現在海洋中。下面我們說說巖石圈的情況。
生:巖石圈是人類和其他動植物賴以生存的主要場所。在這個圈層中,有我們熟悉的各種陸生動物和植物,還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我們人類也生活在這個圈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