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生物(第一課時)
四、生態系統多樣性
師:通過我們前面的探討,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科學家們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環境統稱為生態系統,所以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說一下你對生態系統有哪些了解,不清楚的同學可以先看一下書。
(閱讀后發言)
生:生態系統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生物圈,比生物圈小的是陸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
生:還可以繼續劃分為次級生態系統,小到一片森林、一個花園、一塊農田,都可以稱為一個生態系統。
師:經過同學們的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地球生機盎然的根本,很難想像地球上只有人類會是什么樣子。所以,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保護身邊的每一棵小草、每一個小動物,為生物多樣性盡我們的一份力。
五、小科學家行動
每組的小科學家要對我國瀕危或滅絕的生物進行調查,詳細要求在教材第12頁。
六、教學反思
經過四個班的教學,對第一節的教學有幾點心得:
1.在新課標培訓階段,認識到分組的重要性,在上課之前就對學生分組,并培訓了小組長,教學過程中證明作用非常大。沒有出現“摁不下去”的情況,分組對于組織探究教學非常重要。
2.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效果比較好,4個班的課堂氣氛都非常活躍。
3.還存在照顧不到的學生,分組時對學生的了解不夠,“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沒有充分體現,有的組同學始終沒有發言,課后還要了解情況,如果存在問題,就有重新分組的必要。
七、教學點評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第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手段呈現給學生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料,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常識來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談話式教學,通過師生對話、學生討論,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形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可以看到該教師在如何實施小組教學,以及在小組教學中怎樣促進學生共同發展這一問題上,經過了深層的思考,并能結合學生情況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去,充分體現了生物課程標準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