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計劃生育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思路
教材分析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城市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已接近100%, 對于國家實行這一政策,學生也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因此,本節課中應當讓學生通過對與計劃生育相關的數據及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相關的探究性活動,更進一步了解實行計劃生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長過快會對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課時及內容安排
本節內容計劃兩課時完成。
教師以課前準備的“各國人均收入情況”導入本節知識的, 將學生引入到“計劃生育”這一主題中來。
根據本章節的教學內容,共設計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探究性活動內容:
1.以小品“超生游擊隊”情節為探究線索的──“超生的后果”。
2.以創設數字化的問題情境,采用數學推算方法來進行的探究──“ 晚育的意義”。
3.以分析學生搜集資料進行探究──“優生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通過上述三個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從不同方面加強了學生對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理解,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步形成對計劃生育這一國策的認同和理解,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各項技能的訓練。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國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長過快會對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技能目標
1.鍛煉收集材料的能力。
2.計算、整理相關數據,探究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意義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2.通過學習,加強自身對社會的責任感,理解國家“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教學方法
以各種形式的探究活動為本章節內容的主要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模擬探究設計、數據分析及組織學生進行課前材料搜集、課堂討論歸納,組織學生觀看小品,教師自制教學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
材料用具
《超生游擊隊》小品的碟片。
進行探究活動的用具: 乒乓球或卡片等 。
教師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生課前搜集的有關材料。
參考資料
“各國的國民收入比較”資料 。
優生優育的方法。
【課題】計劃生育 (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第四節)
二、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言:
現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經超過了 60 億, 中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雖說一個個新生兒的落地, 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但是,人口的急劇膨脹卻給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壓力, 也制約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怎么樣才能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1 、 課前搜集各國的國民收入情況資料。
2 、 課上進行比較、討論、分析,發現并提出問題。 從資料的分析,理解人口過多是造成我國人均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從而引出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一、我國人口的增長趨勢:
1.歷史上, 我國曾有三次人口明顯增加 (翻了一番) 的經歷,計算三次所用的時間及規律。
2.第二、三次人口增長率明顯加快,你推測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從歷史、經濟、醫療等方面進行推測)
3.通過對這組數據的分析, 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小結:人口的急劇增長會對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負面影晌、為了保護生物圈,為了人類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環境,我們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學生分組對書本 p18 頁中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討論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