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計劃生育教學設計
上面的問題 2 可以以數學統計的方法來進行探究 , 利用“探究生男生女的奧秘”的簡單的游戲活動 : 即在 20 張卡片中隨機抽取出 x 或 y 的卡片或黃、白乒乓球 , 每一次以生男孩為終點 , 然后來統計出所需要的數據。注意:在規定的時間內,所抽取的家庭數目越多越精確 , 每個小組中可由不同同學來分別進行統計,然后進行匯總計算。 ( 結果填下表 )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數
男孩是第 幾胎
數目 男
女
計
算
男、女數目比例:
每個家庭平均生幾胎:
問題與假設:
1.假設有 1 億個家庭采取了《超生游擊隊》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 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2.這樣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計劃生育”國策中的哪幾條?
3.在你的周圍有這樣的家庭存在嗎? 請在課后進行調查統計。
診斷性評價:
教師以小品中的情節設計了相關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并讓學生們進行討論。這樣的設計比以教師單純性地講解,效果要好得多,并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很強。
小結:
從 [ 探究活動一] 中, 同學們得到了什么結論?
提出新問題:
有人認為“反正只生一個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你同意這一說法嗎? 為什么? 1.不能為生男孩而違反計劃生育這一國策。
2.少生孩子可以穩定低的生育水平。
進行下一輪的探究、分析活動。 通過學生的模擬探究活動,使學生總結出是什么原因導致人口的過多,而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 探究活動二 ] 晚育的意義
背景:“反正只生一個孩子 , 晚生不如早生”
問題: 晚育與控制人口數量有關系嗎 ?
探究思路: 采用數學推算的方法進行探究 , 可選擇以下兩個問題情境進行探究 :
1.假設 a 、 b 兩對夫婦,a以及他們的子孫都是20歲生孩子;b及他們的子孫都是25 歲生孩子。 100 年以后,a 和 b 的后代各有幾代? 假設 a 和 b 各有 1 億對夫婦,100 年后 b 比 a 要少生多少人 ? 是什么原因產生了這種現象?
2.假設我國現在16 歲、17 歲、18歲、19歲、20歲的女性各有1千萬人。在下列兩種情況下,5 年后因她們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別是多少 ?
第一種情況是沒有晚育要求,這些婦女每人生了一個孩子;
第二種情況是有晚育要求,她們要到25 歲時才能生一個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達到第一種情況的生育水平 ?
教師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數字化情境探究,調動學生的探究激情,并組織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晚育與少生之間有什么關系?
2.怎樣才能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證?
3.晚育會對人們生活、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嗎?試舉例。 制訂并實施探究方案
學生分小組按照數字化情境進行推算。
得出結論
學生分析本組的計算結果,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