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比零小的數
(3)東西兩個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個物體向西運動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
(4)某倉庫運進面粉7.5噸記作“+7.5”噸,那么運出3.8噸應記做什么? (注:學生深刻理解正、負數的意義,體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所帶來的便捷。)
(四)、有理數的定義和分類
1.到目前為止,你所學過的數有哪些?
(啟發學生回憶所學過的數,給出有理數定義。)
2.對有理數進行分類。
(五)歸納提高
1.正、負數可以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感受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所帶來的便捷。
2.對有理數進行分類。 3下表是一家銀行存折的一部分,你能看懂其中的數值嗎?日 期摘要幣種鈔匯存/取款余額余 額031230現存rnb鈔+ 2,717.002,718.00031230保險rnb鈔- 2,593.40124.60040101atmdrnb鈔- 100.0024.60040226現存rnb鈔+ 4,300.004,324.60040226保險rnb鈔- 4,300.0024.60
(六)、作業
課本第17頁習題2.1 2、 3、 4、 5。
五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在學生認識了負數后,我要求學生就“正、負數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互相出題、答題(出題者指定答題者),并做出評價,營造了學習氣氛,學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感覺很好。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話題之一。本設計方案首先對學習任務進行分析,力圖在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學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合作、組織的作用。把“探索負數的過程及有理數的意義”作為教學的重、難點,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體現了課改的精神。在設計中,教師經常聆聽學生回答,這無疑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掌握的一種與學生溝通的藝術。
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教師的這種行為必須具備三個主要條件:一是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意向(即引起動機);二是能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三是能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使學生清楚、明白)。若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教學是無效的。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必須反映教師應具備的上述三個條件,換言之,我們要使教科書上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習得的課程,必須發揮教學設計這一中介作用,有效的教學設計應該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 “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等目標領域中實現數學新課程中的教育價值。
學習動機是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內部驅動力。它起著引發、指引、維持和增強數學活動的作用,是學生自主參與數學活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