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學目標 1、感受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自發地
尋找不等式的解,會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確地表示到數軸上;
2、經歷由具體實例建立不等模型的過程,經歷探究不等式解與解集的不同意義的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對不等式、不等式解與解集的探究,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能將它們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不等式、 不等式解與解集的意義,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確地表示到數軸上。
知識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解 “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提出問題 多媒體演示:
1、兩個體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蹺蹺板上做游戲.現在換了一個小胖子上去,蹺蹺板發生了傾斜,游戲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2、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時距離a地50千米。要在12:00以前駛過a地,車速應該具備什么條件?若設車速為每小時x千米,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通過實例創設情境,從“等”過渡到“不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1、 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2、 師生共同3、 歸納得出:用“<”或“>”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4、 等式;用“并”表示不5、 等關系的式子也是不6、 等式。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
(1)a+b=b+a (2)-3>-5 (3)x≠l
(4)x十3>6 (5) 2m< n (6)2x-3
上述不等式中,有些不含未知數,有些含有未知數.我們把那些類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小組交流:說說生活中的不等關系.
分組活動.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互相交流并做記錄,最后各組選派代表發言,在此基礎上引出不等號“≥”和“≤”.補充說明:用“≥”和“≤”表示不等關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問題1.要使汽車在12:00以前駛過a地,你認為車速應該為多少呢?
問題2.車速可以是每小時85千米嗎?每小時82千米呢?每小時75.1千米呢?每小時74千米呢?
問題3.我們曾經學過“使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就是方程的解”,我們也可以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剛才同學們所說的這些數,哪些是不等式 > 50的解?
問題4,數中哪些是不等式 > 50的解:
76,73,79,80,74. 9,75.1,90,60
你能找出這個不等式其他的解嗎?它到底有多少個解?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