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目標 1、弄懂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它們的解的含義,并會檢驗一對數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學會用類比的方法遷移知識;體驗二元一次方程組在處理實際問題中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弄懂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含義。
知識重點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的含義。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創設情境
導入課題 幻燈:古老的“雞兔同籠問題”
“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師:這是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記載的數學名題.它曾在好幾個世紀里引起過人們的興趣,這個問題也一定會使在座的各位同學感興趣.怎樣來解答這個問題呢?
學生思考自行解答,教師巡視.最后,在學生動手動腦的基礎上,班級集體討論給出各種解決方案.
方案一:算術方法
把兔子都看成雞,則多出94-35 × 2=24只腳,每只兔子比雞多出兩只腳,故,由此可先求出兔子有24÷2=12只,
進而雞有35-12=23只.
或類似的也可以先求雞的數量.
35×4-94=46,46÷2=23
方案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
設有x只雞,則有(35-x)只兔.根據題意,得
2x十4(35-x)=94.
(解方程略)
教師不失時機地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概念,“元”是指什么?“次”是指什么? 以古老的數學名題引入,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好數學的感情
能用方案本來解的學生算術功底比較好,應給予高度贊賞.
方案二既是對一元一次方程的復習與鞏固,又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引出做好鋪墊在。
分析問題 (一)討論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師:上面的問題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還有其他方法嗎?(若學生想不到,教師要引導學生,要求的是兩個未知數,能否設兩個未知數列方程求解呢?讓學生自己設未知數,列方程)
方案三:設有x只雞,y只兔,依題意得
x+y=35,①
2x+4y=94.②
針對學生列出的這兩個方程,提出如下問題:
(1)、你能給這兩個方程起個名字嗎?
(2)為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呢?
(3)什么樣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定義1: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師:在上面的問題中,雞、兔的只數必須同時滿足①②兩個方程.把①②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結合在一起,用花括號來連接.我們也給它起個名字,叫什么好呢?
定義2: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討論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探究活動:滿足x+y=35的值有哪些?請填入表中:
x
…
y
…
教師啟發:
(1)若不考慮此方程與上面實際問題的聯系,還可以取哪些值?
(2)你能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給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定義嗎?
(3)它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區別?
定義3: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