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2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 文學常識。
⑵ 文言實詞含義。
2、能力訓練點:
⑴ 文言閱讀理解能力。
⑵ 對古典文學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握故事中反映出來的進步意義。
3、德育訓練點:
使學生認識到后天的教育和培養對發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而端正學習態度。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文言實詞的讀音及含義,訓練文言閱讀理解能力。
(學生結合注釋自行串講,教師訂正,明確重點實詞)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指出,仲永非主觀上不愿學,是父親貪利。
(通過分析故事情節來把握)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朗讀課文,明確字、詞的正確讀音。
2、結合注釋,分組串講文章。
3、通過分析故事情節,聞一見一聞,在對比中明確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人得到一顆非常珍貴的種子。這顆種子種下以后,會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會結世界上最甜蜜的果。
幾年以后,他的朋友都以為它已枝粗葉茂,開花結果了,紛紛前來向他要這顆果樹的種子,誰知道,他連那顆種子都還沒有種下去呢。
“你為什么不種下去呢?”朋友們詫異了。“我怕種下去會曬死。”那人回答說。
“可以早晚澆點水嘛。”
“我怕澆水會把它泡爛。”
“那可以開溝排水呀!”朋友們指點著。
“啊,這么珍貴的種子,不怕被飛鳥啄掉嗎?我舍不得播下去呢!”
請大家都想想說說:這顆種子的結局怎樣?
種子干癟了,死了,再也不能開世上最美的花,結世上最甜的果。
沒了大地的營養,沒了風雨的磨煉,少了后天的培養,種子再好也不可能體現它的價值。
種子如此,那先天聰明優秀的人呢?不經過后天的努力學習,他(她)會怎樣?讓我們來看方仲永吧,聽聽他的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第5課《傷仲永》。
二、明確目標
1、文學常識。
2、文言實詞,直譯文章。(重點)
3、辯證地看文章,明確學習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三、整體感知
1、文學常識:
(請學生問答)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2、學生朗讀文章(教師先范讀),讀準下列字音:
扳 pān 謁 yè 邑 yì 稱 chèn 泯 mǐn 耶 yé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準備:
學生依照注釋翻譯文章,分四組,第一組,文章開頭至“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第二組,“邑人奇之”至“不使學”;第三組,準備第二自然段;第四組,準備第三自然段。
鼓勵能力強的同學多譯多準備。
2、串講:
每組請一同學起來講,其余同學補充。教師給予訂正,并評議每組完成情況,做得好的給予鼓勵。
3、教師以投影的形式或小黑板明確重點實詞的詞義,學生識記:
隸──屬于 旁近──鄰居 與──給
就──完成 泯然──消失 賓客──以……為賓客
丐──求取 一鄉──全鄉 扳──同攀,拉、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