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2
(4)林嗣環
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口技》是他的《〈秋聲詩〉自序》的一部分。
學習診斷
16.社戲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歸省( ) 悠揚( ) 彌散( ) 蘊藻( )
漂渺( ) 旺相( ) 撮著( ) 桕樹( )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哄騙(hǒnɡ) 鬧哄(honɡ) 起哄(hònɡ) 哄(hōnɡ)笑
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憚(dàn) 船櫓(lǔ)
c.攛掇(cuān) 鳧水(fú) 桕(jiù)樹 旺相(xiànɡ)
d.皎潔(jiāo) 歸省(xǐnɡ) 絮(xù)叨 晌午(shǎnɡ)
3.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組是( )
a.絕壁 膝蓋 惱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膽怯 委曲
c.叛徒 誠肯 鑒別 宛轉
d.驚異 鞠躬 獎勵 家眷
4.下列詞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歸省:回家看望父母 b.委實:實在
行輩:排行和輩分 彌散:彌漫消散
c.自失:丟失了自己 d.絮叨:仔仔細細地說
依稀:隱隱約約 旺相:茂盛
5.下列句子的空白處依次應填入的詞語是( )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來,覺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a.悠揚 宛轉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轉 悠揚 沉靜 自失 彌散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市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本文體裁是________,“社戲”是指________。
7.根據規定的情境,以“綠”為重點擴展一段話。(不少于30字)
情境:初春,公園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閱讀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8.文中寫山“踴躍”地向后“跑”,表現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聯系上下文,你認為此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哪些方面表現了這種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