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上冊第四單元(1)學案
(指名學生朗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問題。)
說一說:
①蘇明娟的行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自強不息的精神。)
②自己身上具有蘇明娟的這種精神嗎? 對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2)自強不息時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強精神對國家、民族的作用)
(學生朗讀教材p92頁第二段。)
一個人需要自強的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倍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關鏈接:“劃粥充饑 ”。(學生集體朗讀材料)
縱觀歷史,自強不息精神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有著重大的意義。
2、走自強之路
(1)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堅持不懈地為之奮斗
活動三:“網上長城”的故事(指名學生朗讀材料)
議一議,說一說:
在走向自強的道路上,正確的人生目標起到了什么作用?(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可結合材料說明)
教師講述:
正確的人生目標是人們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難和挫折。有了正確的目標,就會找到正確的方向,困難和挫折就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要自強,首先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趙蕊蕊正是樹立了正確的人生目標,立志成為世界上最棒的攔網手,中國的“網上長城”,才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才能經受住多次傷病的考驗,才能使自己的扣球和攔網技術日臻成熟,最終成為世界著名運動員。
為人生的目標執著追求,是所有自強者的共同特點。
(2)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活動四:丘吉爾的故事(指名學生朗讀材料)
想一想:從丘吉爾的成功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教師講述:
材料講述了丘吉爾克服自己的弱點,發奮練習,成為著名演說家的事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人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自強的人不是沒有弱點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戰勝自己弱點的人;要自強,必須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學生朗讀教材)
說一說:
①自己有過戰勝自己的弱點獲得進步的事例嗎?
②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明顯的弱點?打算怎樣去做?
教師講述:
古人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要自強,必須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3)在磨礪中走向自強
活動五:“神童”的故事
想一想:“神童”的經歷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一個人走向自強的過程,就是不斷磨礪自己的過程。在不斷的磨礪中,我們經風雨、見世面,走向自強。我們應從小事做起,主動約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鍛煉自己。
三、課堂總結
四、課堂練習
《資源與學案》p50頁——我的收獲:
我的判斷與選擇:3、4。
我的觀察:
5、觀察周圍的同學,是否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請舉例。
我的體驗與感悟:6、7、
我的辨別與分析:8
我的理解與認識: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