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治高雅情趣
總之,知識、道德,是維系興趣高水平傾向的重要條件。
當然,豐富的文化生活應該注意文明化、知識化、科學化。具體內容是什么?你自己做得怎樣?(請同學結合自己實際及第68頁“評評試試”談談對這幾個總是的看法)
3.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有力保證 (板書)
在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生活,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生活興趣。而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不會是孤立的、單個的,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體之中,彼此發生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這本身就享受著生活的樂趣。不是嗎?在集體的生活里綻開幸福花朵時,有大家辛勤澆灌的功勞;在集體生活里聚集濃濃的醇味時,有大家釀造的努力;在集體生活里發生不幸時,有大家的熱情相助和勸慰……每個人為集體做出的貢獻,使集體的生活注入了甘露,顯得富有朝氣和生機,而每個人在集體生活中又獲得營養,不斷地得到心靈的凈化和情操的陶冶。
許多中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他們正是在集體中,通過為集體辦事,為同學服務,鍛煉了自己的才干,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加強了自身修養。例如,某市一重點中學的一名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擔任校團委會委員和年級團總支書記。他曾說:“我覺得在六年的中學生活中,四年團委工作的實踐使我受益很大,也正是這四年的鍛煉,母校給了我一雙堅強的翅膀。該生在校期間,利用中午休息或放學后的業余時間開展工作,處理一些事情;作為干部,別人玩時,他還在學習或工作;晚上有時還要拿出一些時間思考工作中的問題。他的學習時間雖然比其他同學少,可是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很優秀的。在為集體工作、同學服務中增長才干,陶冶情操,享受生活樂趣,使他在中學時代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這樣的事例是很多的,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積極、主動,很有興趣地參加建校勞動,加入志愿服務隊、藝術團體等。不但鍛煉了勞動本領。學會了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參與,學會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從而也促進了自我道德修養。
高雅生活情趣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生活和集體。但是,在集體活動中,要注意鑒別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地“隨大流”。“隨大流”的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是司空見慣的,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從眾現象”。它是個體迫于集體的壓力,而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行為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現象。人為什么會出現從眾行為呢?這一方面是由于來自群體方面的壓力。在群體內部,一般都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它是群體成員的共同行為標準。它包含正式的、非正式的及不同性質的,有明文規定的,也有成員之間共同遵守但“心照不宣”的。群體的凝聚力超強,對成員的壓力越大,群體對成員的威望越高,壓力也越大。但在同樣情況下,從眾行為的產生也因人而異。一般與個體知識、經驗、自信力及獨立性強弱等有關。此外,從眾行為的產生,也顯示出別差異,女性多于男性。
從眾現象在某些場合條件下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可以增強團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但它的消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往往使人陷入盲從。這對個人和集體都無益。因此,要從本質上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利用它的積極作用而注意克服它的消極作用。(見第69頁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