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治高雅情趣
以吃為例,眾聽周知,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的能源是營養。人體對于營養的需求是有科學標準的,少了要得病,多了也要患病。(目前,許多營養學家都認為,營養過剩也是許多疾病的病因)
那么,人體到底需要多少營養呢?這要根據一個人活動量的大小來決定。就我國目前的生活水平來看,只要不是從事重體力勞動,不進行大運動量鍛煉的青年,在日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營養成分較多的副食品,就可以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進行大運動量鍛煉的青年,則應適當地多吃一些含蛋白質、脂肪、糖分較高的食品,以補足身體中失去的營養。至于那些有偏食和忌口毛病的青年,特別要注意由于某種營養的不足而造成的身體內部的失調。
以往為例,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室內裝飾已成為世界上一個獨立的學科,從建筑中分離出來,這表明,文明程度越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美的要求也就愈迫切。在一些人看來,“有床能休息,有桌凳能學習就行了,什么美不美的,那是浪費時間。”實際上,居住環境的布置也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內心世界和生活情趣的科學性。有一部電影,演的是兩兄弟,哥哥是位殘疾人,但居室總是收拾得干凈利落,明亮的玻璃窗前是一張寬大的書桌,各種外文資料整齊地擺放在案頭,一看便知主人是一位熱愛生活、好學上進的人。而走進弟弟的房間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情景:床上散堆著臟污的被子,到處亂丟著各種時髦女郎的照片、畫報。不難想象,他是個心靈過毒害,意志消沉頹廢的人。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環境美化體現著文明,那么怎樣使我們的居住環境優雅舒適呢?具體說來:家具美,要以實用為前提,要從我們的住房實際出發。有從提出,一個房間里,家具占面積三分之一左右是最適于美化的。這當然對小面積住房的人不相宜,但這并不說明居室小就不能美化了,常言道:“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色彩美,要以和諧為原則,應力求安寧、和諧、親切。裝飾美,要表現高尚的情趣,注重畫、燈和小擺投的選擇。環境美,要靠勞動創造,要學會用花草點綴房間。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已成為現代人的時尚。如何使我們既玩得盡興,陶冶情操;又能經濟、舒適,這其中更需要多方面的知識。
總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我們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真正地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生活,學會休息,學會享受我們應該享受的一切。
請同學看第62頁“閱讀與思考”并在課后思考“提示”。
(第三課時0
[導入新課]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從高雅的生活情趣與庸俗生活情趣的不同表現中可以感受到它們對人和社會發展原影響是不同的,那么,它們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的第三框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義。
三、陶冶高雅情趣的意義 (板書)
高雅的生活情趣對個人的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庸俗的生活情趣有害于人的身心發展,影響社會的進步。具體說來:
1.高雅生活情趣,有益于個人的身心健康 (板書)
美國物理學家愛爾馬為研究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了一個很簡單的試驗:他把一支支下班試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韋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況下的“氣水”。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他呼出的氣變成水后是澄清透明、無雜無色的;悲痛時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時有蛋白沉淀,生氣時有紫色沉淀。愛爾馬把“生氣水”注入大白鼠身上,結果幾分鐘后,大白鼠死了。由此,愛爾馬分析道:人生氣(十分鐘)會耗費大量人體精力,其程度不亞于參加一次3000米的賽跑;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都復雜,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動輒生氣的人很難健康、長壽,很多人其實是氣死的。醫學上也認為:怒傷肝,悲傷脾,恐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