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知識點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自尊的人不圖虛榮,拒絕沾染不良習氣,如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不良習氣有損人格。有時,為了維護自尊,可以舍棄許多東西,但決不可喪失人格,做有損人格的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格尊嚴是人的第二生命。人格是人的尊嚴、價值和品格的總和。人格尊嚴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它要求把人當成真正的人,承認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其次,主體自尊和對他人尊重的統一;再次,人格尊嚴是對個人價值的主客觀評價的結合。
2、自尊者豁達:生活中,人際交往不可避免。由于人與人的個性不同,生活的環境與閱歷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為人處世風格。有的人和善,有的人尖刻;有的人性急,有的人拖拉;有的人沉著冷靜,有的人暴躁魯莽…不同個性的人生活在一起,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承認世界因為差異而精彩,就不會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當然,如果我們養成一種豁達、開朗的性格,還可以更多地欣賞來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樂。達觀是面對不同個體、面對不同意見時的一種姿態,這種姿態的實質是寬容大度。
自尊要適度。適度的自尊有助于我們面對批評,改正錯誤;過度的自尊,則使我們過于敏感,作繭自縛,體驗不到生活中的樂趣。當然,對惡意的侮辱與詆毀,則要及時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尊。
3、尊重他人的表現:尊重他人的主要表現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已及人,具體做到:1)要善于欣賞、接納他人,就是與人相處時,能由衷地欣賞和贊美別人的優點、長處,允許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每個人都有所長,也有所短,不可能事事都超越別人;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納,不排斥,不藐視。2)學會尊重,還要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對于他人的缺陷、缺點,我們不能取笑和歧視。取笑、歧視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別人的尊嚴,極易制造矛盾,引發沖突、仇恨和報復,最終令冒犯者自取其辱。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我們需要別人的承認,我們也要承認別人。
4、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正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1、自信: 是對人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2、自信的表現:自信者都相信自己行,他們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方面共有的特征表現為:活潑、坦誠、虛心、大度、輕松、言行一致、開放、幽默、勇敢、果斷等。
3、自負、自卑和自信的區別:自負的人往往會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誰也看不起,就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別人誰都不如他。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他們所依據的事實是虛假的,所追求的目標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自負的人表現為“我什么都行”。
自卑的人往往會過低估計了自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自己干什么都不會成功,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結果失去了可能成功的機會。自卑的人表現為“我什么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