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知識點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自立與幫助、依賴的關系: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自立不是獨立,不是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在社會生活,人與人之間就需要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自立并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獨立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當遇到我們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時,就可以尋求其他人的幫助,這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在遇到升學、就業等重大問題時,就要征求和聽取有經驗的長輩們的意見,以幫助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自立應該是既有自己的主見,又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善于接受別人的幫助,而不是拒絕別人的幫助。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并非就是依賴。
2、依賴心理的危害:1)依賴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依賴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 依賴使人只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貪圖享受,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自立就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自立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所以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首先要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并且一旦明確責任,就要勇敢地去承擔,而不是依賴他人,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立。
4、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所謂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遇事沒有主見,獨立也徒有虛名。很難設想,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卻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能夠在生活中自立。所以,自立的前提是自主。
5、自立能力的培養:1)培養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2)培養自立能力還應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
6、培養自立能力,參加社會實踐,有益于我們在競爭中取勝:要培養自立能力,就要大膽地投身于社會實踐。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7、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1、自強:是指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的一種精神。
自強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巨大的作用,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熔鑄成的民族精神。
2、自強的表現:自強精神表現在方方面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自強精神的意義:(1)自強精神對個人的意義。1)自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2)自強,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2)自強精神對國家和民族的意義。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千年熔鑄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備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自強與成功的關系: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觀上想不想自強,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無數成功者的經歷,都生動地說明了自己強品質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