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知識點
3、增強信心與實力: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膽嘗試,接受挑戰。為此,我們要在回憶過去成功的經歷中體驗信心。同時,更要多做,力爭把事情做成,從中受到更多的鼓舞。在嘗試中,會有些失敗和錯誤。但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相信愛迪生所說的“沒有失敗,只有離成功更近一點”,那么,對于前進過程中的問題、困難乃至失敗,就能看得淡一點,從容應對,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務上,加速增強實力。實力的增強將有助于我們提高自信,只有自己的實力提高了,我們才能更加自信地克服各種困難。
4、做自信的中國人:自信之歌,回蕩在個人成長的努力之中,回蕩在民族振興的奮斗之中。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一個人如果沒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的國家日益興旺發達。這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在國際舞臺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和自信。當然,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頻繁,我們更需要與各國人民平等相待。一個有強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會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絕不會做出有損國格的事情。
5、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第二單元 做自立自強的人 第三課 走向自立人生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意味著要獨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著要離開父母和老師的庇護,自主地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意味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創造自己的生活。所以,自立是一種人生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2、自立的表現:自立是一種人生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自立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1)獨立地、科學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2)自主地、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處理自己學習中的問題。3)自主處理自己所遇到的社會問題,靠自己開創自己的事業。
3、人生需要自立: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我們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鍛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提高法律意識;逐步地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與他人溝通和交往,和諧相處;積極地融入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
4、自立的必要性:1)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2)現在不儲備自立知識,鍛煉自立能力,培養自立精神,將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自立。3)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也就是說,成年子女如無特殊情況,父母將不再承擔撫養義務。
5、自立所需的能力:1)展示自己、推銷自己的能力。2)與人溝通、善解人意、說服他人的能力。3)運用多種技術特別輥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4)運用法律維護權益的能力。5)組織與決策的能力。6)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