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之前應該做好那些準備(入園指導)
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生活環境,若是家長們想要讓孩子盡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就要做好上學前的準備,但是許多的父母們都不注意這一方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寶寶入小學應該做的事情吧!
智力因素的準備
入小學后,兒童的主要活動是學習,這需要智力的參與,智力因素的準備情況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接受能力,如果智力水平高則接受能力強,智力水平低則接受能力弱。智力因素中又是注意力、觀察力、方位知覺、語言能力、思想能力最為重要。
1、注意力:在學習活動中,即需要兒童具有穩定的注意力(能夠把有意注意保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又需要兒童能夠靈活地轉移注意力(做到上課時不想下課時有趣的事情),要始終跟著老師,這一點很難,需要我們不斷地培養,個別幼兒需要老師個別的輔導。
2、觀察力: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如:晴、睛、情、請、清、倩……它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強的觀察力,即:能夠敏銳地觀察到字與字之間的差別,把它們分辨得很清楚,如果不能夠,那么就會在形近字中間發生混淆。入園指導
3、方位知覺:不論漢字、字母或是數字,每一個符號都有嚴格的方位規定,廠字不能寫反了,而且漢字中的合體字(包括左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下左右結構)更給學習者的方位知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這方面不做好準備,就會出現漢字左右部件互移的現象,如:我曾見到有一年級的小學生把"知"寫成" ","秋"寫成" "等。
4、語言能力:語言能力中準確、清楚的發音能力是首要的,這是因為字母、文字和語言之間有嚴格的對應關系,如果某兒童發音不準,那么在學習讀寫過程中他會比別人更多一層困難。
語言能力中語言理解能力也十分重要,現在我國正把語言視為我們教研的項目,因為小學教師的語言與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有本質的不同,小學教師的語言是邏輯性較強,非生活化的語言,語言的內容是傳授知識,這種語言要比幼兒教師的語言難理解得多,如果兒童語言理解能力不強,那么他將很難聽得懂教師的講課內容。語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和兒童掌握的詞匯數量有直接聯系。
語言能力中語言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相當重要。
5、數學能力:數學能力中要求兒童:a、有連續量的概念;b認識數字,知道數字和量之間的對應關系;c、會比較數之間的大小;d、知識基數和序數之間的區別;e、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知道整體可以被分解為部分,部分可以組成整體。
6、思維能力:這時的兒童應有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萌芽,因為學習過程本質上是利用符號建立一系列條件反射的過程,它具有抽象性的特點。
非智力因素的準備
在兒童上學之前,應讓他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向往上學;還應有較強的自信心、獨立性,自認為能夠把學習搞好;他還應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堅持性,因為學習是一件比較枯燥、勞累的事情;同時他還應具有規則和任務意識,學習活動有許多規則,如:字的讀音規定、字的圖形規定、寫字時筆劃的方向和筆順、數字的實際意義等,這些規則必須遵守。另外,上學學習是國家對每一個兒童提出的任務,兒童必須按質、按量地完成這個任務,具體到每一天就是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