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通用4篇)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 篇1
教材簡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簡單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多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乘法中常見的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數是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數是整十數或接近整十數的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內容是整數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階段。這部分內容為今后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除法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經歷提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多樣化,合理進行算法優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驗算和靈活選擇合理的方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
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節課根據“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線,先以談話引入,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討論,從而發現靈活的試商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說學法。
根據學情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實踐應用的學習方法。在算法交流,分析比較這一環節中,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討論:把除數看做哪個數試商?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從而達到算法的多樣化和優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練習中進行實踐應用。
教學流程:
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你知道有哪些農作物是在秋天成熟的?直接引入信息窗4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現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二)解決問題,探究算法
理論依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在這一環節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充分體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
1、紅點問題的教學。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學生先學。
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20÷24=(板書算式)
教師提出問題:你會算嗎?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想一想,做一做。
課前預設: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估算:120÷24≈
(2)根據口算求商:24×(5)=120120÷24=5
(3)把24看作整十數20試商
(4)把24看作中間數25試商
第二步:集體交流
教師提出問題: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學生回答,師依次出示并及時評價學生的方法。
如果學生想到把24看作25試商的方法要及時鼓勵,如果學生沒有想到這種方法,師可以出示第4種方法,讓學生研究這種方法的道理和好處。
(在學生說出第(3)、(4)種方法的時候相機板書:整十數試商、中間數試商)
第三步:小組合作討論
(1)觀察比較:把24看作20或25來試商這兩種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把24看做20試商需要調商,看作25試商不需要調商,計算簡便。(板書:調商大↓)
(2)根據學情深入討論:還有什么數可以看作25來試商?22和28看作什么數試商快?
引導學生發現:24、26這樣與25相差1的數可以看作25來試商,22、28應看作整十數試商。
第四步: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自學與討論,我們發現了:像24、26這樣的數看作25來試商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先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他們相互交流,在自主學習中發現數學算法多樣化的特點,發展學生的思維。根據學情引導學生深入討論比較幾種試商方法,從而體現計算策略的多樣性,引導學生掌握合理的試商方法。
2、綠點問題的教學。(出示)
教學方法同上。在學生獨立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比較(指著板書36)把除數看作40試商,商小了,需要調商(板書:小↑),體會把36看作35試商不需要調商,學會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具體問題。
3、想一想: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如何試商?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比較口算、估算、把除數看作整十數或中間數試商的方法,鼓勵學生選用簡便的方法計算。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整數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階段,本單元教學的難點就是試商方法,通過學生回顧總結,便于學生理順方法,鼓勵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簡便方法計算,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優化。
(三)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次練習設計,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
1、里最大能填幾?
×25<18014×<72
2、□里能填幾?
□04÷32(商是一位數)□04÷32(商是兩位數)
3、第81頁自主練習3
4、分層練習,劃線的題目要驗算。(學生任選一組完成)
(1)84÷14450÷25
(2)336÷24546÷26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土木并完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予以糾正。通過驗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拓展練習。
相同品牌包裝的大米:A超市364元14袋,B超市650元26袋。去哪家超市購買大米劃算?
【設計意圖】這一練習為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使他們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作業
A、第81頁自主練習1
B、第81頁自主練習4、5
C、計算下面各題,并探索試商方法。
128÷24362÷72210÷42191÷38335÷64273÷52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次練習的教學原則。C組練習想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商是5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板書設計: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整十數試商大↓
調商小↑
中間數試商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方法(商一位數)。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數除的試商方法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會用這兩種試商方法進行筆算。
5、步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6、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了解商的變化規律。
7、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出發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8、通過學習、探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對于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2、能熟練的進行試商和商的定位。
3、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方法試商的能力。
難點:
1、掌握估算的方法,并正確進行估算。
2、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方法。
3、運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四、具體例題分析
1、P78、79頁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80÷20=4注重學生說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80÷19≈,讓學生自主思考,最后教師要引導方法:先估除數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數,然后用口訣能計算出來。120÷30=的方法同上。
2、P81—82頁的例1是筆算除法1商是一位數的除法(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92÷30=在這個例題(1)中重點解決試商的方法和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商寫在什么位置)。例題(2)140÷30=重點解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兩題分析、歸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3、P84頁例2是筆算除法1(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例題(1)84÷21=是把除數“四舍”后試商的教學。例題(2)196÷39=是把除數(五入)后試商的教學,注意這里有一個調商的過程,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如何調商最恰當。
4、85頁例3是筆算除法1(3)(除數不是接近整十數的除法)140÷26=,這里涉及到兩次調商的過程。把“26”看成“30”來試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來試商。可能有的學生還會把“26”看作“20”來試商,這里要引導學生從第一次試商后的余數來觀察試商也行。所以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節課還要歸納出:每次除得得余數要比除數小。
5、P89頁例4是筆算除法2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例題(1)576÷18=要讓學生知道除數是兩位數,先用“18”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例題(2)930÷31重點在于除到十位余下的數是0怎么辦?(不夠商1就商0)。在這節課中通過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頁例5是研究商變化的規律。第一組集合題讓學生體驗商變化的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第二組用一個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五、習題分析
重點分析練習十七的相關習題。
第一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
第二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
第三題,分析數量關系很總要。
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交流方法,這里要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完成。
第五題,先出示前四個小題,讓學生回答,并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再出示后四小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
第六題,讓學生觀察討論,這里實質上是運用了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更加簡便。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是學生在已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之后的繼續學習,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除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同時也為以后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及小數除法打下重要基礎。本節課教學的例3是在前面學習例1和例2,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的知識延伸,要求學生掌握除數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的試商、調商過程,為后面學習例4例5例6打下基礎。
二、學生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已經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前面例1例2的學習,對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觸,學生能利用這些知識進行正遷移,但他們對于試商這一概念的理解仍還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參照《課標》,根據對教材及學生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四舍”、“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觀察、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自主探索中,促進學生學習數學并應用數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教學重點: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
教學難點: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調商的過程。
四、教法和學法分析:
為了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力圖教學觀念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課堂給學生。學生在老師的不斷引領下,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并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會學知識的過程。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總體思路是:情景導入,引出新課——自主探究,學習新知——概括總結,形成技能——練習鞏固,拓展增高——教學小結,結束課堂。
(一)復習導入,引出新課
1、( )里最大能填幾?(板書:( )里最大能填幾?并寫一兩個不等式)
20×( )<85 60×( ) <206 40×( ) <316
90×( ) <643 70×( ) <165 30×( ) <282
設計意圖:為試商打下基礎
2、昨天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對于這樣的題,你會做嗎?133÷20=(請生到黑板上完成。)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上節課所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正遷移主動、自主地學習新知識。
(二)主動探究,學習新知。
1、出示情景圖,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從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中精選出下面兩個問題:
(1)王老師有84元錢,買《作文選》21元/本,能買多少本?
(2)王老師帶了196元錢,買磁帶39元/盒,又能買多少盒?還剩多少元?
接下來,引導學生列出84÷21和196÷39兩個算式,問學生會計算嗎?想學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84÷21= 196÷39=)
2、教學84÷21:
(1)我讓學生觀察84÷21與133÷20,除數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利用四舍五入法將除數看成近似數20。(板書: ————除數看成整十數20(四舍))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觀察被除數與除數的特征,你認為應該商幾?動手算一算,你的商合適嗎?如果商大了怎么辦?小了呢?
(3)引導全班學生一起完成計算。
3、教學196÷39
(1)讓學生應用前面計算84÷21的方法,帶著三個問題試一試能否自己獨立完成:
A、除數39應看成哪個整十數來試商?
B、你覺得應該商幾?
C、你的商合適嗎?如果商大了怎么辦?小了呢?
(2)根據學生獨立完成的情況再次帶著前面這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小組內解決自己獨立完成時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并試著說一說除數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一般的計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將新自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進行分組指導。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完成計算:
A、將除數39看成40來試商;(板書: ———除數看成整十數40(五入))
B、把除數看成整十數來試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個數再試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個數再試商,直到商合適為止。這里需要各小組相互補充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的適時引導來形成這樣一個結論。
(三)概括總結,形成技能
根據前面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結果,在這一環節,我將及時概括總結,得出結論: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需要應用四舍五入法取把接近整十數的除數看成一個整十數來試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個數再試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個數再試商,直到商合適為止。(板書:除數→整十數 試商 大→改小 小→改大)
通過總結,形成結論,有利于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同時引導學生完成教材中練習部分,讓學生進一步形成計算技能。
(四)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力求練習的多樣性,全面性。我主要出示了一下幾種題型:
1、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直接說出下面除法算式中的除數應該看成幾進行試商?
64÷22 350÷58 444÷79 249÷31
這是進行基礎性的訓練,讓學生再次體驗此計算方法,保證絕大部分學生吃得了。
2、算一算。
69÷23= 185÷38=
這是今天的主題,著重訓練。
3、生活智多星
(1)一共有200棵樹苗,每行種28棵,一共可以種幾行?還剩幾棵?
(2)學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蟲標本,每塊展板放49件,可以放滿幾塊展板?
4、智力挑戰題
279÷3□=□ 商最大是( ),商最小是( )
3、4;兩題是練習提高,保證優生吃得飽。
(五)教學小結,結束課堂:
這一環節,我將提問: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本領呢?通過師生之間的親密交談,再次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在輕松愉悅中結束課堂。
總之, 本節課的教學,我以新課標的理念為指導,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法去組織教學過程,使教法與學法和諧統一,輕松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極大地優化課堂教學,構建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學課堂。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 篇4
教材簡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簡單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多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乘法中常見的數量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數是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數是整十數或接近整十數的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內容是整數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階段。這部分內容為今后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除法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情境中,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經歷提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多樣化,合理進行算法優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驗算和靈活選擇合理的方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
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節課根據“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線,先以談話引入,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討論,從而發現靈活的試商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說學法。
根據學情我設計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實踐應用的學習方法。在算法交流,分析比較這一環節中,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討論:把除數看做哪個數試商?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從而達到算法的多樣化和優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練習中進行實踐應用。
教學流程:
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你知道有哪些農作物是在秋天成熟的?直接引入信息窗4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現數學和生活的聯系。
(二)解決問題,探究算法
理論依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在這一環節充分放
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掌握靈活的試商方法,充分體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
1、紅點問題的教學。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學生先學。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20÷24=(板書算式)
教師提出問題:你會算嗎?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想一想,做一做。
課前預設: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估算:120÷24≈
(2)根據口算求商:24×(5)=120 120÷24=5
(3)把24看作整十數20試商
(4)把24看作中間數25試商
第二步:集體交流
教師提出問題:誰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學生回答,師依次出示并及時評價學生的方法。
如果學生想到把24看作25試商的方法要及時鼓勵,如果學生沒有想到這種方法,師可以出示第4種方法,讓學生研究這種方法的道理和好處。
(在學生說出第(3)、(4)種方法的時候相機板書:整十數試商、中間數試商)
第三步:小組合作討論
(1)觀察比較:把24看作20或25來試商這兩種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把24看做20試商需要調商,看作25試商不需要調商,計算簡便。(板書:調商 大↓)
(2)根據學情深入討論:還有什么數可以看作25來試商?22和28看作什么數試商快?
引導學生發現:24、26這樣與25相差1的數可以看作25來試商,22、28應看作整十數試商。
第四步: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自學與討論,我們發現了:像24、26這樣的數看作25來試商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先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他們相互交流,在自主學習中發現數學算法多樣化的特點,發展學生的思維。根據學情引導學生深入討論比較幾種試商方法,從而體現計算策略的多樣性,引導學生掌握合理的試商方法。
2、綠點問題的教學。(出示)
教學方法同上。在學生獨立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比較(指著板書36)把除數看作40試商,商小了,需要調商(板書:小↑),體會把36看作35試商不需要調商,學會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具體問題。
3、想一想: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如何試商?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比較口算、估算、把除數看作整十數或中間數試商的方法,鼓勵學生選用簡便的方法計算。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整數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階段,本單元教學的難點就是試商方法,通過學生回顧總結,便于學生理順方法,鼓勵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簡便方法計算,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優化。
(三)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次練習設計,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
1、( )里最大能填幾?
( )×25<180 14×( )<72
2、□里能填幾?
□04÷32 (商是一位數) □04÷32 (商是兩位數)
3、第81頁自主練習3
4、分層練習,劃線的題目要驗算。(學生任選一組完成)
(1)84÷14 450÷25
(2)336÷24 546÷26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土木并完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予以糾正。通過驗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拓展練習。
相同品牌包裝的大米:A超市364元14袋,B超市650元26袋。去哪家超市購買大米劃算?
【設計意圖】這一練習為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使他們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作業
A、第81頁自主練習1
B、第81頁自主練習4、5
C、計算下面各題,并探索試商方法。
128÷24 362÷72 210÷42 191÷38 335÷64 273÷52
【設計意圖】本環節體現了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次練習的教學原則。C組練習想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商是5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板書設計: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整十數試商 大↓
調商小↑
中間數試商
【設計意圖】本節課重點講了靈活的試商方法,并把這種方法與整十數試商方法進行比較,使學生能發現這兩種方法的不同,并靈活選擇進行計算。板書簡潔明了,突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