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激勵性評語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課題設立的指導思想:評語是批改作業的一種方式,它便于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的優缺點,便于師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個方面和諧統一的進步。它不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批改方式。 評語在評價數學作業時,老師的工作量會加大一些,但它不拘形式,活潑、生動、具體。有鼓勵性、有親和力,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激勵他們對數學作業、對學習充滿信心,充滿力量。數學作業中激勵性的評語能使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養成主動學習、團結協作的精神。彌補“對”“錯”判斷方法的不足,還能從學生解題的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更有利于溝通師生情感,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進師生、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確立課題的意圖:
當你在緊張的思維之中完成了數學練習訓練,準備進行書面作業而不經意地翻開數學作業練習本的時候,偶爾看到老師留下的讓人欣慰和理解的評語時,你會贊同老師的評價方式嗎,你能理解和接受老師查閱你的數學作業的方法嗎。
當練習題的批改符號從“×”變為“?”時。 ⑴也許你的解題方法或思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解題不是很完善。 ⑵是有錯的地地方,但留有你反思的余地,又能發揮你的創造性。 以“?”代替 “×”能溫馨地提示你也許有做錯了的地方,老師也有不對的地方,也許我們在這個問題上都有些糊涂了。大家一起再來想想辦法解決它。這樣既指出了你作業的失誤之處,也給了你一個再更正的理由和臺階,體現了老師的平等精神。
當分數變等級A,B,C,D的時候。 你知道這是一個估算的實際應用,也是一個模糊的換算程序,它讓你自己評價自己在這次練習中你該是什么樣的分值范圍。也許在這個范圍里你自己明白還需繼續努力才能趕上等級和你相同的人。這是老師在激勵你自己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斷努力,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當“更正”的前面有“請”、“能”的時候。 這是老師對學生成果的一種認定。體現了當代教育的人本主義思想,更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尊敬和欣賞,是一種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的體現,也能增加學生對老師的理解和信任,通過心靈的交流形成一種默契。
課題實施的效果與作用:
一、在評語激勵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外在表現主要是對作業的書寫、格式、算理以及推理思維的過程中。運用批注和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能讓學生及時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時提醒學生要細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良傾向,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解題的良好習慣。對作業正確的及時鼓勵學生保持這樣的良好習慣。不妨加上“真棒!這是一個藝術設計了”。“數學美就體現在你的作業本上了”。“好漂亮的作業設計”。“好嚴謹的書寫格式”等等。這些激勵性的批注評語自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學習數學 的優勢得到順利的遷移。
二、在評語的激勵中激發興趣 恰當的評語不但能給學生親切的感受,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學習的動機。 “好樣的,有自己的思想了”。“有進步了,繼續呀”。“不錯,老師為你高興。你在進步呢”。“你能行,老師相信你”。“不要急,有時只能慢慢來”。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語句能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的學習充滿希望,從而逐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在評語的提示下自主學習解題方法 當學生作業出現計算、觀察、分析的錯誤時,可以利用眉批式的評語注解進行指導,讓學生明白正確的解題思路。特別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題,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不明確而產生錯誤時,如果能加上“先找準哪個地方的等量關系”。“采用逆推法試試看”。“下步該怎么做”。“理論依據是什么”等評語。實際上是在指導學生解題的思維步驟,在評語的引導下,學生有的能很快明白自己失誤在什么地方,從而改正過來。真正明白某種類型的習題的一般解題步驟。老師的幾句批語在這里就是一種解題的指導。
四、在評語的激勵中拓寬思路 批改作業時。如果注意發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適時地精妙之語給學生以點撥,更能激起學生數學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展思路,發揮潛能,特別是“一題多解”。在作業中有的學生利用了這種思維方法。老師寫上“解法多。方法好,思路寬”肯定他們的獨特見解和創造性。對只用一種方法解題的作業加上“掌握了一種方法很不錯了,你愛動腦筋的話肯定還有高招”。“如果你能多觀察理解,將會發現好多方法呢!試試好嗎”。這樣學生思維的創新精神得到了肯定,真正激發了創造性思維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