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鮮花》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掌握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有關除加、除減的兩步題。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 2、過程與方法
結合花店買花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抽象出有關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除加、除減知識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有關除加、除減的兩步題 2、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 教與學互動設計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婦女節快到了,你準備給媽媽送點什么禮物?(學生說一說)小紅準備買束花送給媽媽,我們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 出示主題圖 1.學生觀察主題圖,說一說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小紅只買兩種花,每樣買一枝,你準備怎樣幫她買呢?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買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買1枝菊花和1枝玫瑰…… ㈡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探究除加的運算順序。 ⑴解答問題。 師:選取其中的一種配法讓學生算一算需要多少錢。 生:我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要多少錢?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解答。 列出分步算式:8÷4=2(元),2+4=6(元), 列出綜合算式:8÷4+4=6(元)。 ⑵組織全班總結算法。 學生結合情境說出:根據圖意知道1枝百合花4元錢,而1枝菊花的價錢不知道,從圖中只知道4枝菊花8元錢,所以首先必須算出1枝菊花的價錢,才能解決1枝百合花和1枝菊花的總價錢。所以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探究除、減的運算順序。 ⑴師:你知道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⑵學生列出算式。 分步算式為:24÷8=3(元),5-3=2(元)。 綜合算式為:5-24÷8=2(元)。 ⑶組織討論交流5-24÷8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認識:5-24÷8中必須先知道為什么每枝康乃馨的價錢,才能和每枝玫瑰花進行比較,而從圖中我們知道8枝康乃馨的價錢是24元,所以要先算每枝康乃馨的價錢,即先算24÷8,再算玫瑰花比康乃馨貴多少錢,即5-3。 [總結]在計算有除法又有加法或是有除法又有減法時,我們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
㈢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解答自己的配花方案需要的錢數,并與同桌說一說計算的順序。 2.做教材試一試。學生先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計算。 3.做教材練一練第1題。學生先明確題意,然后獨立解答。 4.練一練第3題、4題,可先說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并集體糾正。 ㈣拓展升華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在計算有除法,又有加、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2.想一想: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寫出一個這樣的算式算一算。 教學反思:
新課標中指出,讓學生學會交流、合作,是否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是否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正是我們教師必須所關注的問題。在教學本課時,我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出混合運算的方法和規律,在活動中注重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時候,關注了學生語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