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運算定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反思)
計算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的數學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在學習了乘法交換率、乘法結合率、乘法分配率之后,在計算時要充分利用這些定律使得運算盡可能簡便、快捷、正確。由于最近幾年在這方面的要求放寬了,很多學生能簡算也不簡算,只要結果對了就算正確,所以造成了學生對這些運算定律只是會說,而不會用。我本人覺得在計算時,要合理計算,能簡則簡。這樣學生對學過的定律就不單單是會寫,而是會用。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運算速度和正確率,而且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發。如:2/5×4+2/5,這道題如果學生不認真看題,就會按照一般的方法計算,也不算太麻煩。但是如果把題目認真看一下,我們就很快發現了這道題的結果:2/5×4+2/5=2/5×(4+1)=2。這就是利用我們學過的乘法分配率使計算比較簡便我班有很多學生開始時不注意簡算。有的題目做起來很麻煩。如:(21+2/5)×5/7,有的同學這樣計算:(21+2/5)=212/5×5/7=212/7。這顯然是錯誤的,但如果用分配率,(21 +2/5)×5/7=21×5/7+2/5×5/7=15+2/7=152/7。學生在做到212/5×5/7時,就沒有認真想,而盲目的把帶分數和分數直接約分了。如果簡算,就不會出現這情況了。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做計算題時,先觀察算式的特點,如果我們一下子就能看出簡便方法,我們還是要用簡算。但如果通過觀察,不能直接運用定律解答,就不要勉強生拉硬套。開始不喜歡用簡算的同學,我在批改作業后,在這道題的旁邊注上:能用簡算方法嗎?試一試。經過一周多時間的訓練,大部分同學有了明顯的進步,計算正確率有了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