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對比反思 促進方法優化
——聽杭州丁杭英老師課有感課改以來,老師都注意在課堂上體現算法的多樣化,但當呈現出多樣化的算法后,下一步應怎樣處理卻感到比較困惑,是放任自流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還是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優化,放任自流呢好像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果引導優化呢有怕背上老師包辦代替的結果,丁老師的這節就給我們很多啟示。
學生呈現出多樣化的算法,丁老師引導學生重點研究了豎式筆算方法,新授部分好像到這要結束了,但丁老師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昨天的知識和今天的知識有什么聯系呢?”接下來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找出直觀實物圖與口算和筆算法他們之間的聯系,這樣處理幫助學生溝通了多中算法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讓處在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提升。
思考:課堂上呈現的這幾種方法,他們的思維水平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畫圖比較直觀但麻煩,口算是用舊知不簡捷,如果丁老師在引導學生找聯系的過程中,讓學生發表一下對幾種算法的看法,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其他的方法,發現自己方法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對比中反思,反思中體驗,逐步的調整自己的算法,實現對算法的優化,我想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