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精選13篇)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1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這段話充分說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就能點燃學生的創造性火花,促使其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案例】
在教學《看電視》一課時,為提高識字效率,我一改以往挑重點字詞逐個分析的教學方法,和盤托出文中要求認識的生字:
奇 精 賽 蹈 卻 掉 音
師:你最喜歡哪個字,為什么?
生1:我最喜歡“音”字,因為我喜歡上音樂課。
生2:我最喜歡“奇”字,因為我喜歡看動畫片《哪吒傳奇》,我喜歡小英雄哪吒。
生3:我喜歡跳少兒拉丁舞,我最喜歡舞蹈的“蹈”。我給大家表演一段,可以嗎?
師:好,掌聲鼓勵!
另一學生說道:老師,我不喜歡“精”字,因為《金剛葫蘆娃》里有蛇精,它專干壞事,我們都很討厭它。
一生補充道:老師,《西游記》里有白骨精,《嬌嬌傳奇》里有狐貍精,它們都是壞家伙。
……
孩子的世界真是奇彩無比!聽了孩子們的話,我好象進了動畫城。
一男生說道:老師,我喜歡“賽”,因為我最愛看球賽。球賽很精彩!
另一男生補充道:我也喜歡“賽”字,因為我喜歡和小朋友賽跑……
學生說完自己喜歡的字后,我乘興追擊,讓學生領讀自己最喜歡的字。學生個個聲音洪亮,自信十足!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老師也難得一樂!
【教學反思】
學生的言語表達一旦進入精神層面,這些字詞在孩子的心靈里就會鮮活起來了,精神語言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這樣的字詞教學才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引領者──教師,要善于開啟每一個漢字傳遞給我們的巨大信息,把學生的個性體驗、感悟和創造緊緊聯系在一起,借用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之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作用,啟迪學生產生各種聯想,并饒有興致地參加到語言實踐中,優化識字教學。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2
【預設目標】
1、學會“全、奇”等14個生字,理解“奇妙、精彩、沒完沒了”等詞語,會寫“爸、全”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預設流程】
一、導入課文
看老師寫3個字,(板書:看電視)你認識這3個字嗎?一起讀──(齊讀課題)
看電視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丁丁他們一家人也特別喜歡看電視,他還寫了一首看電視的小詩呢!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課文
1、請你打開書翻到第20頁,先聽老師來讀讀課文。
2、多有意思的小詩啊,你們想讀嗎?那就請你認認真真地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學生自由讀)
過渡:剛才小朋友都讀得特別認真,現在誰能大聲地、清楚地讀給全班小朋友聽呢?
3、分段檢查讀:
⑴ 第一段:第一段誰來讀?看看誰是勇敢的孩子!(指名1人讀。你讀得很正確)
這一段里有幾個生字寶寶,認識嗎?
(出示生字卡片)
全:指名2人讀。
奇妙:這個詞誰來念念?指名2人讀──齊讀
看來生字寶寶都認識了,那咱們一起讀讀這一段吧!(齊讀)
⑵ 第二段:第二段誰來念?(指名1人讀)
你覺得這一段中哪些字、詞很難讀,容易讀錯,能給大家提個醒嗎?
卻 換 精彩 關掉 賽
咿咿呀呀 沒完沒了
(指名讀詞后)這個句子你會讀嗎? (出示句子,指名2人讀)
評:這么難讀的句子你都讀對了,太了不起了!||| 你也很棒!
打盹:老師覺得這個詞特別難讀,誰能讀準?(指名3人讀)
你讀得特別準,請你做小老師教大家讀一遍(學生領讀)
(出示句子)那這個句子你會讀嗎?自己先讀讀。(自由讀)
哪個能干的小朋友誰能讀正確?(指名2人讀)
評:(不好)
愿意再試一邊嗎?看來這個句子很難讀,先聽聽其他小朋友來,等一會再請你讀,好嗎?
(好的)你把每一個字都讀得很正確。 讀得很流利,很通順!
看來這一段難讀的地方可真不少,認識了這些字,讀好了這些詞語,現在你一定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了。誰來讀?(指名1~2人讀 果然讀好了!──小組齊讀)
⑶ 第三段:誰來挑戰第三段?(指名1人)
(出示句子:“好球……直叫”)
在這一段中這個句子特別難讀,但是他也讀對了,了不起!現在讓老師來考考別的小朋友(指名讀──小組齊讀)
⑷ 第四段:下面咱們該念第幾段了?(第四段)
在念第四段之前,誰先給大家提個醒,哪些字、詞要特別注意(指名說)
修改 文稿 疲勞 舞蹈 音樂(指名1生讀,指出多音字,齊讀)
看,這些難讀的詞語你都會讀嗎?自己先讀讀。(自由讀 指名讀)
你一口氣把這些詞語都讀對了,請你做做小老師吧!(學生領讀)
有了他的幫助,現在這一段一定讀得更好了,自己再試試。(自由讀──指名讀)
⑸ 第五段:最后一段誰來念?(指名1人讀 齊讀)
三、學習第1段
1、課文咱們都讀會了,小朋友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在這首詩中,這個詞語出現了兩次,(出示:奇妙)一起讀──(齊讀)(板書:奇妙)
他們分別在課文哪里呢?趕快找到把它們圈出來。(生找)
2、“奇妙”第一次出現在哪個句子里?能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1人)
出示句子: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
第二次呢?(找到后,讀一讀)
(出示句子)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3、啊,找對了!在詩的開頭和最后2次出現了“奇妙”,那你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嗎?(指名答)
4、真聰明!那你能讀讀這兩個句子,把奇妙、奇怪的語氣都讀出來嗎?自己先試試(自由讀)
第一句:(指名讀──范讀──指名讀──女生讀)
第二句:(指名1人讀 評:讀得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個“可”字。──男生讀)
過渡:提出要求:丁丁說他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你在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一些奇妙的地方?奇妙到底在哪兒呢?請小朋友再認認真真地讀讀第2、3、4段,找找看。
四、學習第二段
找到奇妙的地方了嗎?
1、(生: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
你在奇怪什么?能不能說得完整一點、清楚一點?
(生:不知為啥換成了京劇)
爸爸看京劇,為什么讓你感到奇怪?
(生答不上來:誰能幫他說清楚這個奇怪?)
2、哦!這真讓人感到奇怪?你是在哪一段找到的?(出示第二段)
3、讀出奇怪:
那你能不能讀讀這一段,讀出奇怪的語氣?自己先讀讀(自由讀──指名2人讀)
老師也想來讀,行嗎?(范讀)我讀出奇怪了嗎?那你能像我一樣的來讀嗎?自己再練練(自由讀)
(指名2人讀)評:有點奇怪的味道了!我好像看到你腦袋里的小問號了!
咱們一起讀出奇怪來。(齊讀)
4、情境對話:
現在你們都來當當丁丁,好不好?來做個“打盹睡覺”的動作吧!(生做動作)
丁丁、丁丁,快醒醒!你們剛才不是在看電視嗎?怎么看著看著睡著了?
(指名3人)
(我不喜歡看京劇。)
你為什么不喜歡看京劇?能用書中的話來說說嗎?
(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沒了)
可我知道現在電視上正在放一場精彩的足球賽呢!趕快換成球賽,好不好?
(不好)
那又為什么呢?
(指名3人 因為奶奶喜歡看京劇)
哦,我明白了。為了讓奶奶看京劇,你和爸爸寧可放棄一場精彩的球賽,對不對?你們真是關心奶奶的好孩子!看來,你們家看電視的確有些奇妙,你能不能再讀讀,讀出奇妙的語氣來?(自由讀──指名讀──男生齊──女生齊)
五、指導書寫,小結全課
1、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來寫幾個字。(課件出示:爸 全)
請你觀察這三個字,從結構上看你能發現什么?(上下結構)
是啊,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我們先來寫“爸”:
爸:
范寫:看老師寫這個字。上面是個父字頭,一撇一捺要寫得展開來一些,正好寫到橫中線。下面是個“巴”。誰來教教老師這個“巴”字該怎么寫?
(指名說,師一邊寫)
謝謝你,我們寫的時候還要注意,這個字上下兩部分一樣大,上下平分田字格。
看清了嗎?請你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把個別學生的字拿上來)你看他這個字寫得怎么樣?(指名學生說)
全:
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指名說)
“全”和“爸”在田字格的位置差不多,請小朋友先在書上描一個,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的位置。
誰來說說這個字怎樣寫才能寫得漂亮?(指名說筆畫的位置)
有了他的幫助,現在你一定能把這個字寫得很漂亮了,自己再寫一個。
關:
我們要讓“關”住進田字格里,怎樣寫才能讓它住得舒服呢?請你觀察一下田字格(指名答)
范寫。看清了嗎?請你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2、我們找到了一個奇妙的地方,還有奇妙的事兒嗎?我們下節課繼續找。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3
作為一種表意文字,有些漢字表示一種具體可感的物品,有些漢字卻表示一種狀態或事物間的聯系。一年級學生感到抽象,難以把握。識字教學時以一定的語言材料為載體,把生字放回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在語境中體會生字的字義,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小學語文第二冊《看電視》一課中的“卻”字的教學。
【案例】
(我請小朋友找一找,你從哪里看出“一家人”看電視很奇妙,一個學生回答說從“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這句話看出來。)
師:小朋友,你知道怎么樣的人才叫足球迷嗎?
生1:足球迷就是非常喜歡足球的人。
師:是啊,你還知道什么迷?
生2:電視迷。
生3:書迷。
生4:漫畫迷。
師:你是什么迷?到底有多迷?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5:我是動畫迷,我有一次看動畫片,媽媽叫我吃飯我都沒聽到。
生6:我是玩具迷,有一天我和媽媽在玩具店里,我被那些小汽車、手槍、機器人迷住了,都不想回家了。
……
師:我們小朋友被迷住了,不想吃飯,不想回家。那么如果你是足球迷,看到有精彩的足球賽會怎么樣?
生1:我會很想看。
生8:我一定要看。
師:我也這么想。“爸爸”做的是不是和我們想的一樣?
生9:不一樣,爸爸把球賽關掉了。
師:這個結果真讓人想不到,所以書上用了一個字把兩句話連起來,你找到這個字了嗎?
生齊:卻。
師:是啊,足球迷爸爸卻不看足球賽了,真是件怪事。現在我們來做個接龍游戲,老師說前半句,你說后半句,用上“卻”,說一個讓大家都想不到的結果好嗎?上午天氣還好好的,……
生2:下午卻下雨了。
師:好。小紅明明沒吃過飯,……
生11:卻對媽媽說她已經吃過了。
師:現在你能用上“卻”字來完整地說一句話嗎?
生:……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了“足球迷”以及一個人迷上了某樣東西時的想法做法,這時學生已經能想象出足球迷看到球賽時的心情了,再讓學生聽到一個令他們想不到的結果,使學生在閱讀文本中感受到了“卻”字的含義。最后在“接”、“說”兩個練習中,學生慢慢地從理解到運用,直至掌握“卻” 字。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 一)、導入、提題
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提題:看電視
能談談你的家的成員都喜歡看什么節目?
但是,小明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開課文《看電視》
二、教學新課
(一)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
(二)自讀課文
1、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讀幾遍
2、記住生字字音(檢查生字情況:分節讀,正音)
(三)生字教學
1、合作學習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詞語鞏固生字
(四)寫字教學
“全家”兩字教學
(五)讀懂課文
1、 再讀課文,讀懂后讓你上來排順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劇聽的入迷打盹睡覺
爸爸和我———足球樂的直叫 一起拍手歡呼
媽媽 ———音樂 舞蹈
2、 找出把足球賽轉成京劇的小節?
爸爸再看球賽時想到了什么?
3、 結果奶奶聽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
找出京劇換成足球這一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四五小節
(一)自讀一二三四五小節
(二)細讀
1、學習第四小節
(1)第四小節你讀懂了什么?(接小節提示形式說明)
(2)看到媽媽一臉的疲勞你怎么想?
(3) 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五小節
(1)自讀
(2) 指導?號的朗讀
(3)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什么秘密呢?
(4)指導朗讀
三、寫字教學
爸 關 寫 完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學生練寫
四、指導整體朗讀
五、拓展教學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5
讀一讀
我會填
參考答案:
完全 關系 書寫
爸爸 家里 回家
我會寫
參考答案:
爸爸 全家 寫 認真
我會說
照樣子,看誰說得多。
學( 學生 )( 學校 )( 學習 ) 音( )( )( )
奇( )( )( ) 寫( )( )( )
全( )( )( ) 妙( )( )( )
關( )( )( )
參考答案:略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歡讀詩歌。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生字卡片。
2、學生準備:留心觀察家人都喜歡看哪些電視節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看哪些電視?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電視,你們知道嗎?
2、過渡:(出示課文的插圖)這家人也愛看電視,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愛看什么電視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讀感知
1、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并標出自然段的段號。
2、小組內互相請教,解決疑難。
三、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己嘗試著讀。
2、把自己認為覺得很好的那個生字教給其它的小朋友,老師幫助正音。
3、說說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生字的,
4、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讀,開小火車讀,并給這個字找個朋友,組詞)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小組進行讀,讀給組里的同學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個別讀,評議,要求在聽的時候注意聽讀的小朋友有沒有讀得不對的地方。
3、練讀,采用多種方式讀課文。比如:小組讀,男女同學對讀,分小節讀,全班齊讀。
4、進行比賽,學生評選出自己喜歡的朗讀者,加以鼓勵。
五、圖文結合
1、我們來看看這圖上有哪幾個人啊?他們在做什么啊?你覺得他們開心嗎?
2、學習課文
①我們現在來學習第一小節,有哪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第一小讀得物棒的要想讀給大家聽一聽的呢?
②以“奇妙”設立縣念:這家人看電視有哪些奇妙的事呢? 學習第二小節
③請同桌兩讀第二小節,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兩個人討論討論。
④請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發現。(身為足球迷的爸爸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⑤齊讀第二小節。
2、學習第三小節
①指名學生讀這一小節
②說說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京劇,換三了足球頻道;還有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
③說明了什么?
④有誰能把這一小節讀得非常好。誰來試試?(指導學生讀出奶奶愛自己的孩子。)
⑤自由讀
3、學習第四小節
①四人小組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這一小節。教師巡視指導。
②交流匯報各小組的學習情況。
4、學習第五小節。
①指名讀這一小節。想想每個人心里裝著的秘密是什么?(互相關愛,為了別人的快樂愿意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小節。
③齊讀二到五小節
六、實踐活動
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五課《看電視》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
《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樣什么東西?
【教學目標】
《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
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
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
3、情感目標:
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小記者采訪,談話導入新課
小記者采訪時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
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嗎?
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著,你家看什么電視節目誰說了算?
小記者采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著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采訪的問題為后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一個橋梁,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
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范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松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
隨后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著好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闖四關”
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的心理,設計“闖四關”游戲,激發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愿望 。
第一關:
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
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
教師提示:
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后可讓學生說“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
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
可以讓他當小老師,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伙伴那學會一個字。
第一關認生字是復習上節課所學,是為后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了每節課動筆!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第四關:
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____________;卻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愛看________________;卻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一起為媽媽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后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
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
1、為什么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劇?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后,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2、為什么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
采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
3、為什么我們最后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說話,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通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可謂是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
一是培養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教師提出問題:
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課件出示最后一小節)。
學生齊讀。
教師問:
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秘密是什么嗎?
學生自由說。
最后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說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
五、小記者采訪
問題一: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問題二:
以后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么辦?
小記者采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后的行動上來了。
【教后記】
本教案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學生讀的有層次,先自己解決難題讀,再同桌互讀,培養了學生會傾聽的好習慣。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讀書后要讀有所收,讀有所獲。教案在設計時也注重了文本的整體,先整體感知,在分段細細的品讀,最后在整合。在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上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本課的教學設計也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又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小記者采訪導入。
小記者:我是紅領巾電視臺的小記者,今天有幾個問題想采訪一下大家。請問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小記者掛上記者牌)
學生a:我最喜歡看《少兒頻道》……
學生b:我最喜歡看足球頻道。
學生c:……
小記者:你知道爸爸、媽媽、奶奶平常喜歡看什么節目嗎?
學生a: ……
學生b:……
小記者:那如果你在看你喜歡的電視節目的同時,媽媽喜歡看的舞蹈也開始了怎么辦,你平常是怎么做的?
學生a: …….
學生b: …….
二.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細讀品讀課文。
1.進入主題,范讀課文。
教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了自己在家看電視的情況,下面這也要一位小朋友叫歡歡,他家看電視可奇怪了,你們像不像來看一看他們家是這么看電視的?(課件播放課文范讀。)
2.教師:歡歡把他們家看電視的情景寫在了書上,請打開語文書20頁,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五課《看電視》。(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歡他們家看電視真奇妙、真有趣!你想知道他們家看電視的秘密嗎?如果想那就來闖四關!
第一關 :請大家來做個游戲。課件放摘果子游戲,認生字。學些“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讀課文比賽,把生字寶寶在放回課文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馬上每組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四人為一組讀課文。讀的好,獎給他一顆星,讀的有問題的地方,你幫他糾正過來。
第四關:讀完之后,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 ),卻換成了( )。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
我們一起為了媽媽卻換成了( ),
三. 重點質疑,討論解答。
(1)、為什么爸爸和我愛看足球卻換成了京劇?指名讀第一小節后,同桌討論后用上“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2)為什么奶奶又把她愛看的京劇換成足球?看圖說圖上的內容,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奶奶當時的心情是怎樣?重點感悟、理解奶奶的表情和心理。你從哪看出來的?重點指導讀第二小節。用“因為…所以”說話。
(3)我們最后為什么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讀第三小節,討論后用“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4)用自己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三、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1、齊讀全文,讀完這篇課文,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的秘密是什么嗎?
2、小記者采訪.
問題一、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問題二:以后在家看電視時,你正在看你喜歡看的少兒頻道,而爸爸喜歡看的《新聞聯播》也開始了,你會怎么做?
二、 布置作業。
回去了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把它們記載下來。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9
《看電視》是第二單元第一課。本課由一幅圖、一首兒歌組成,其指導思想是通過看圖輔助學生理解詩的大意,通過詩歌幫助學生認識生字,體現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詞學句意圖。
根據新課標要求1、2年級能使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本冊使學生認識550字,掌握其中250個,每課認字13個左右。
【教學要求】
1、知識思想方面: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14個字,會寫6字。
2、情感方面:
使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3、能力方面:
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積極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字,
【教學難點】
辨認朗讀感悟課文內容受到教育。
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完成識字,突破難點呢?
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借助圖畫,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同時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嘗試、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依據本課的教材特點,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使學生學會識字,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猜謎揭題:
我首先,以情激趣,“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猜謎語,好不好?”這樣做其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2、初步感知:
新課標要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因此,我為學生創造了自主感知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然后小組互相請教,解決疑難。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學會什么,有哪些是不能解決的。突出了以學定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3、朗讀感悟:
為了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依據教材特點,體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字學詞的教學理念,結合詩句進行教學。先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說說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先同桌讀,在小組讀,說說奇妙在什么地方?聯系自己家的情況,用“因為……所以……”造句。這樣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4、鞏固階段:
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我采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玩“摘果子”的游戲,看誰摘的果子多,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5、課堂練習:
我設計四人小組開展詞語接龍比賽,看哪組的詞語最長。體現了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融合溝通。
6、實踐活動:
給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談談感受。
7、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看電視
奶奶京劇
爸爸足球換頻道
我
媽媽音樂舞蹈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1、我會認讀“全、齊”等14個生字。
2、我能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3、我能通過朗讀,理解感悟文中的親情。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教 法:激情、引導
學 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 具:生字卡片、課件
學 具: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語文快樂谷(出示課件)
1、猜謎揭題,引入新課。
猜謎語: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
(打一家用電器)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預習我過關(出示課件)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遍。
2、對子抽讀生字、生詞。
3、對子交流識字方法。
三、展示我最棒(出示課件)
(一)、生字我會認
1、小組展示認讀生字。(齊讀或開火車讀)
2、小老師教讀。
3、全班齊讀。
4、交流識字方法。
(二)、詞語我會讀(出示課件)
1、小組展示認讀詞語。(齊讀或開火車讀)
2、全班認讀詞語。
(三)、朗讀我最棒
1、小組展示讀課文。(齊讀、分節讀或分角色讀)
2、評價。
四、感悟我能行
1、帶著問題自讀自悟(出示課件)
(1)“我”家看電視奇妙在哪里?他們不愛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是真的不愛看嗎?
(2)“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啥秘密,到底是啥?”
(3)想一想: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2、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所感受到的、感悟到的,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待會兒舉行朗讀比賽。
五、課后拓展
回家了解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愛看什么節目?
板書設計:
5、看電視
奶奶
爸爸 互相關心,互敬互愛
媽媽
我
}
評價與反思:
《看電視》是一篇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首先讓孩子們在家按照預習要求進行自學。(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五遍。2、標自然段,圈生字,畫詞語。3、想一想,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什么?)孩子們通過預習,大部分同學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第二天在學習這一課時,孩子們就會輕松得多。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按照我校“361快樂課堂的模式”注重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為引導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動力。另外,我覺得在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他們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發現得多,看誰的思維最敏捷。這樣,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教室里也就會呈現出書聲瑯瑯、主動思考、熱烈交流的場面。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方式上的改變和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根本上改變使課堂教學有了生氣,確確實實看見學生當了課堂主人。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11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又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記者采訪導入:
小記者:我是紅領巾電視臺的小記者,今天有幾個問題想采訪一下大家。請問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小記者掛上記者牌)
學生a:我最喜歡看《少兒頻道》……
學生b:我最喜歡看足球頻道。
學生c:……
小記者:你知道爸爸、媽媽、奶奶平常喜歡看什么節目嗎?
學生a: ……
學生b:……
小記者:那如果你在看你喜歡的電視節目的同時,媽媽喜歡看的舞蹈也開始了怎么辦,你平常是怎么做的?
學生a: ……
學生b: ……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細讀品讀課文
1、進入主題,范讀課文:
教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了自己在家看電視的情況,這里有一個小朋友叫明明,他家看電視可奇怪了,你們想不想來看一看他們家是 怎么看電視的?
(課件播放課文范讀。)
2、教師:明明把他們家看電視的情景寫在了書上,請打開語文書20頁,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五課《看電視》。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明明他們家看電視真奇妙、真有趣!你想知道他們家看電視的秘密嗎?如果想那就來闖四關!
第一關:請大家來做個游戲,課件播放“摘果子”游戲:
認生字,學“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讀課文比賽,把生字寶寶在放回課文讀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
每組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四人為一組讀課文:
讀的好,獎給他一顆星。
讀的有問題的地方,你幫他糾正過來。
第四關:讀完之后,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 ),卻換成了( )。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
我們一起為了媽媽卻換成了( )。
三、重點質疑,討論解答
1、為什么爸爸和我愛看足球卻換成了京劇?
指名讀第一小節后,同桌討論后用“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2、為什么奶奶又把她愛看的京劇換成足球?
看圖說圖上的內容,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奶奶當時的心情是怎樣?
重點感悟、理解奶奶的表情和心理。你從哪看出來的?
重點指導讀第二小節。用“因為……所以……”說話。
3、我們最后為什么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
指導讀第三小節,討論后用“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4、用自己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1、齊讀全文,讀完這篇課文,你現在知道明明家的秘密是什么嗎?
2、小記者采訪:
問題一、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問題二:以后在家看電視時,你正在看你喜歡看的少兒頻道,而爸爸喜歡看的《新聞聯播》也開始了,你會怎么做?
五、布置作業
回去了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把它們記錄下來。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12
《看電視》一課是第二組課文中一首短小的詩歌。它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的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作者以“奇妙” 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中間三小節則具體寫到我家看電視的奇妙之處:放棄自己愛看的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教學時我嘗試了先由教師指導學習第二小節引導總結出學習方法后再放手讓學生自主朗讀感悟第三、四小節的“扶──放式朗讀感悟法”,結果課堂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課堂上我由題目入手,讓學生帶著自己想知道的問題讀課文,讀完后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當一位學生提出“為什么說我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這一問題時我就引導他們再次讀書“是啊,我們家看電視到底有什么奇妙的呢?答案呀就在課文中,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小節寫出了我們家看電視的奇妙之處呀?”學生讀后便很快找出是第二、三、四小節。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用心地讀讀第二小節,看看你又能讀懂些什么?這次老師希望你能把自己讀懂的內容用一句完整的話說給大家聽。”
(學生讀后交流)
生1:我讀懂了爸爸是個足球迷,奶奶是個京劇迷。
師:好,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奶奶是個京劇迷的?
生1:我是從“奶奶聽得入了迷”這里知道的。
師:你很會讀書。其他同學還讀懂了什么?
生2:我讀懂了爸爸明明很喜歡看球賽,卻為了奶奶,把球賽關掉換成了奶奶愛看的京劇。
師:這么長的一個句子你能說通順真不錯。同學們,奶奶愛聽京劇,聽得都入了迷。可是爸爸呢?
生:一點兒都不喜歡,在打盹睡覺呢。
師:明明有爸爸愛看的球賽,為什么爸爸還要換成奶奶愛看自己卻一點兒都不喜歡的京劇呢?
生:因為爸爸很孝順,他想讓奶奶看會兒電視。
生:因為爸爸很愛奶奶,他想讓奶奶高興。
師:同學們真的是讀懂了,那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一說?
生:因為爸爸很愛奶奶,他想讓奶奶高興,所以爸爸把球賽關掉換成了奶奶愛看的京劇。
師:同桌之間說一說,如果你的同位說得不通順請你幫幫他。
(學生同位互說)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這一小節,仔細體會爸爸對奶奶的愛。
(學生動情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現在讓我們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來學習這一小節的。我們是先讀讀這一小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然后再讀,思考誰為什么把電視節目換掉?并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一說?最后再次讀課文,用心體會家人間的關愛之情。(師請一位同學重復一遍)現在就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自主學習三、四小節,待會兒看看誰的收獲最大?
接下來的時間學生們一個個都在認認真真地讀書,讀完后還主動地與同位互相交流討論自己讀懂的內容,特別是在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一說是誰為什么把電視節目換掉時,很多同學當上了“小老師”教自己的同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所表現出來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我從未見到過的,他們畢竟只是六、七歲的一年級孩子啊!
反思這次成功的嘗試,我的感悟很多:
一、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許多老師就片面地理解為教師就要放手讓學生自由學習,致使許多課堂上出現了放任自流、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要知道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的雙邊活動,是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有機融合的過程。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離不開老師精當的引導,巧妙的點拔。只有充分發揮好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學有目的、學有方法、學有所得。
二、閱讀教學就要以讀為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采取不同方法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下去地讀書。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我們的學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
三、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我們要相信他們學習的巨大潛能。只要教師正確處理好“導”與“學”的關系,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總結學習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由扶到放的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
點燃想象之花 優化識字教學──《看電視》的教學案例 篇13
教學依據: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看電視》
教材分析:
球迷爸爸非常愛看足球賽,卻把球賽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棄自己喜歡看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這是老人的慈愛;看見媽媽的疲勞,我們都提議關掉球賽,讓媽媽聽音樂看舞蹈,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關切,當然,也有“我”從父母那兒學來的關愛。
這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之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一“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樣什么東西?
學習目標
1、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出“爸”、“全”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歡讀詩歌。
教學重點
1、 能認課文中出現的“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 能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2、 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揭題
1、猜謎: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換花樣。找一家用電器。(板書:電視。補上“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上的課文,我們一起把題目念一念。
2、談話: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看哪些電視?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電視,你們知道嗎?(學生講家里看電視的趣事)
(猜謎語揭題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家里看電視的趣事,易于學生走進文本)
3、過渡:(出示課文的插圖)這家人也愛看電視,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愛看什么電視,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并標出自然段的段號。
2、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
3、小組內互相請教,解決疑難。
4、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學會了什么,誰教會了自己什么,小組內有什么問題還沒有解決的。
三、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己嘗試著讀。
2、把自己認為覺得很好的那個生字教給其它的小朋友,老師幫助正音。
3、說說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生字的,
4、檢查掌握生字的情況。(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讀,開小火車讀,并給這個字找個朋友,組詞)
(一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識字、同學交流,增加,鞏固學生識字方法)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小組進行讀,讀給組里的同學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個別讀,評議,要求在聽的時候注意聽讀的小朋友有沒有讀得不對的地方。
3、練讀,采用多種方式讀課文。比如:小組讀,男女同學對讀,分小節讀,全班齊讀。
4、進行比賽,評選出自己喜歡的朗讀者,加以鼓勵。
(疏通字詞,再來讀課文,便于提高學生的朗讀積極性,為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第二課時
一、圖文結合,學習課文
1、我們來看看這圖上有哪幾個人啊?他們在做什么啊?你覺得他們開心嗎?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我們現在來學習第一小節,有哪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第一小讀得物棒的要想讀給大家聽一聽的呢?
請同桌互讀第二小節,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兩個人討論討論。
請發言,說說自己的發現。(身為足球迷的爸爸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齊讀第二小節。
3、學習第三小節
指名讀這一小節
說說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京劇,換了足球頻道;還有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看課文插圖。)
品句:“好球,好球,快射門!”
問題一:說明了什么?
(先給時間讓學生充分說,再出示句子加以說明。)
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比賽關掉,―――打盹睡覺。”
奶奶:“啥時換了頻道?―――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
4、看課文插圖,學習第四小節
四人小組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這一小節。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匯報各小組的學習情況
5、學習第五小節。
問題二:想想每個人心里裝著的秘密是什么?
(互相關愛,為了別人的快樂愿意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
(以課文插圖為契機,引導學生觀看圖中人物的神態、動作,通過反復朗讀,品句,讓學生體會爸爸的孝心,奶奶的慈愛,感悟到這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
二、鞏固生字
1、游戲摘蘋果
2、生字組詞。(完成隨堂練習第二題:好朋友,讀字互相幫。)
三、寫字指導
1、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讓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2、范寫難字,學生書空。
3、學生在書本上練習,師巡視。
4、評議,再練寫。
四、童謠總結全文:
我家看電視真奇妙, 頻道不停來回調;
“球迷”偏把京劇挑,“戲迷”看球賽拍手笑;
媽媽工作太疲勞, 需聽音樂看舞蹈;
為了他人心歡笑, 我們爭把愛好拋。
(用童謠總結,使課文更加通俗易懂,也便于學生對課文內容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