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精選5篇)
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 篇1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應用性的精彩敘述。
21世紀教材第二冊中的《確定位置》一課,具有很強的生活性,那怎樣找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切入點呢?對于今天的孩子,大部分有去影劇院看電影的親身經歷,而拿著電影票對號入座的過程不就是在確定位置嗎?于是我這樣引入:事先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座位號,聽到上課的鈴響后,根據手中的票去找自己的座位;有的很快找到了座位,有的找錯了座位,有的找不到座位很著急。這時我說:“沒找到座位的同學暫時先找個位子坐下來,看來,我們根據票找位子還有一定的困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確定位置好嗎?”同學樣齊聲說:“好”,目光中充滿了期待,我說:“剛才,我發現有的同學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誰愿意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找到的?”玉佳說:“我的座位號是3排6號,我先找到了第三排,再找第6號。”我說:“其實生活中的排也叫‘行’,接著我讓同學說說自己所在的行,并用‘行’來確定自己的位置。”
生:“我在第二行的左數第二個。”
生:“我在第二行右數第一個。”
……
師:“剛才你們說的很好,誰來說說,你的好朋友是誰,他在什么位置。”
生:“我的好朋友是劉穎,她在第三行左數第四個。”
生:“我的好朋友是孫麗君,她在第四行右數第二個。”
……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介紹著自己朋友的位置,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了“列”,之后我讓全體同學站成隊列,說說自己在隊列中的位置。
在這節課的最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咱們的生活中,還有其它確定位置的方法嗎?同學們討論后紛紛發言,有的說:“我家住在二單元6號, 單元 號也是確定位置的方法。” 有的說:“我家住在北大街17號, 街 號也是確定位置的方法。”我問:“還有嗎?” 課堂上一片沉默,突然王英杰說:“老師,我在華山小學一年級一班, 小學 年級 班也是確定位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高。
上面的教學案例,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
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覺得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項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生活化”的數學是孩子們樂于接受的寶貴禮物。
二、生活中的數學,必須依賴實踐活動,使數學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聽得見的現實,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師應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如在上面的案例中讓學生說說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隊列中的位置,讓學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教室里,在隊列中,在自己身邊,從而感悟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人人用數學,體會數學的一種社會價值,形成“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學習風尚。
三、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課堂教學不能受書本限制,教師找到它在生活中的原型后,應讓它在生活中得到豐富與延伸。
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 篇2
教學片斷:
師:現在誰能向老師介紹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坐在教室里第幾組第幾個位置上。
生1:我叫,坐在教室里的第3組第4個位置上。
生2:我叫,坐在教室里的第7組第1個位置上。
生3:我坐在教室里的第5組第5個位置上,我叫。
……
師:同學們都有能就出看書的準確位置了,現在老師臨時給同學們調一下座位(拿出座號卡片,多數為第×組第×幾的形式)想一想你的新位置在哪,然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如果遇到問題了,先研究研究,解決不了的討論后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
生1:(8,4)表示的是是第8組第4個位置嗎?
生2:(2, )的位置怎么找啊?
生3:( ,4)這個位置是哪呀?
(師將學生發現問題的三種形式的座號各拿出兩個貼在黑板上)
形式一:第3組第6個 第8組第2個
師:這種形式座號的同學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
生:找到了。
形式二:(8,4) (7,2)形式的數對。
生1:我猜想(8,4)表示的就是第8組第4個位置。
師:還有誰手中座號形式的這個座號是一樣的,你能說說你的位置是第幾組第幾個嗎?
生2:我們的座號是(5,4),我想我的座號應該是第5組第4個。
師:這是第幾組第幾個的另一種表示形式,由于它是用一對數來表示一個人、一個建筑或其它事物的位置,所以叫數對。前面的這個數表示的是第幾組,后面的數表示的是第幾個。
師:黑板上第2組第5個這一位置用數對應該怎樣來表示呢?
生:(2,5)
師:把括號里的2和5調換一下位置行不行?
生1:我覺得不行,因為我們手中的座號都是第幾組在前的,換過來之后就反了。
生2:調換位置之后就是第5組第2個位置了。
師:通常第一個數都表示橫向的數第幾個,第二個數都表示豎著數第幾個,前后位置是不能隨意顛倒的。
師:把你的座號用數對的形式表現出來。
形式三:(2, ) ( ,4)形式的數對
師:黑板上還有兩名同學的新座號,他們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嗎?
生1:不能,因為這個“數對”中只有一個數字……
生2:我知道第一個同學的位置在第2組
……
師:“數對”是通過一對數來確定位置的,只有一個數是無法確定位置的,這兩名同學的問題老師暫時也無法解決,你們兩個先到老師這來等一下吧!其它同學拿著你的學習用具快速地到你的新位置上坐好。
師:找好位置的同學現在看一看你的新同桌是誰呀?他到底是不是你的新同桌,檢查一下它的座號。如果確定他就是你的新同桌,就握握手吧,希望你們能友好相處。
生:(非常興奮地握手、問好)
師:沒找到位置的同學,你覺得哪個位置才是你的呢?你怎么想的?
生1:通過座號知道我是第2組的,而第2組現在只有第3個位置是空著的,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坐在(2,3)的位置上。
生2:只剩一個位置了,這個位置就是我的。
師:那是第幾組第幾個位置呀?
生(忍不住喊):第7組的第4的位置上。
……
教學反思:
1、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身邊找到數學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紛爭卻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例如導入時的找朋友、根據座號找新位置的活動和練習時選取的動物園和游樂場的場景等,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有效利用學生的思維矛盾,為學生良好的求知環境。
本節課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主線,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有意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置障礙,從學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其中有三名學生的座號是數對形式,有兩名同學的數對是不完整的而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從而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探究確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維矛盾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帶著問題探索、研究知識,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
由于學生對第幾排第幾個有自己的生活經驗,所以,第一個教學活動設計了找朋友的環節。學生對誰座在“第2組第5個” 位置上產生了紛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數學教學中的確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學生認識到確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標準的。當學生明確了用“第幾組第幾個”的形式可以確定一個人的位置之后,教師又設計了第二個教學活動——請學生根據自己手中的座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發給學生的座號號中,教師有意安排了幾個 “數對”形式的座號,還有兩個不完整的“數對”,為學生設置了障礙,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不急于解答、揭謎,而是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交流,進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對”。在學生認識了“數對”之后,教師馬上提出“數對”在寫法上可不可以把括號中前、后兩個數字調換位置,又引起了學生的一場小爭論,最終明確了“數對”中的兩個數各自的意義。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時,使學生逐步突破學習難點。
3、評價方式的多維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空間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本節課教學在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了這樣的總結方式:請你評價一下你自己這節課的表現,你覺得你能摘到哪顆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結合全課的教學,設置了“守紀星”、“智慧星”、“探究星”、“合作星”,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得到老師的贊賞和肯定,使課堂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改變了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的做法,使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關懷,讓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都得到張揚。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換座位的時候教師沒有明確地提出要保持安靜的要求,所以在這一環節時,教室里有點亂,浪費了一些時間。
評語:
本教學設計,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善用“情境”,把情境作為學生獲取信息的平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觀察和探索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更為關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蘊涵的知識目標,而是探求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一次次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合作的快樂,積極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 篇3
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生活。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用“第幾排第幾個”等詞語描述物體的方位,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其中,到模擬電影院去找位置是本課的難點。
為此,我覺得充分的描述和交流是“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小動物做操的場景圖,說:“我喜歡的小動物在第4排第2個。”讓學生猜猜是誰?由于觀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學生出現了不同的答案。然后讓小動物們自己說話。小猴說:“我排在第1排第1個。”小熊說:“我排在第2排第3個。”讓學生想一想,小動物的第幾排、第幾個分別是怎么確定的?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得出:從前往后確定第幾排,從左往右確定第幾個。接下來讓學生從兩方面來描述:說位置找動物,說動物找位置。通過反復地描述,學生認識到:在這樣的場景中,要講清楚小動物的位置必須用兩個數來表示,而知道了第幾排第幾個就能確定是哪個小動物了。另外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說說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隊列中的位置,讓學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教室里,在隊列中,在自己身邊,從而感悟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學生當老師給同學安排位置,這樣的設計極大的調動了全班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玩中樂,樂中知。
本課不足之外,因為班級人數過多,時間有限,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所以有個別孩子會開小差,今后我還要多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
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 篇4
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紛爭卻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例如導入時的找朋友、根據座號找新位置的活動和練習時選取的動物園和游樂場的場景等,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有效利用學生的思維矛盾,為學生良好的求知環境。
本節課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主線,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有意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設置障礙,從學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其中有三名學生的座號是數對形式,有兩名同學的數對是不完整的而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從而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探究確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維矛盾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帶著問題探索、研究知識,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
由于學生對第幾排第幾個有自己的生活經驗,所以,第一個教學活動設計了找朋友的環節。學生對誰座在“第2組第5個”位置上產生了紛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數學教學中的確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學生認識到確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標準的。當學生明確了用“第幾組第幾個”的形式可以確定一個人的位置之后,教師又設計了第二個教學活動——請學生根據自己手中的座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發給學生的座號號中,教師有意安排了幾個“數對”形式的座號,還有兩個不完整的“數對”,為學生設置了障礙,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不急于解答、揭謎,而是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交流,進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對”。在學生認識了“數對”之后,教師馬上提出“數對”在寫法上可不可以把括號中前、后兩個數字調換位置,又引起了學生的一場小爭論,最終明確了“數對”中的兩個數各自的意義。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時,使學生逐步突破學習難點。
3、評價方式的多維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空間
一輪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本節課教學在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了這樣的總結方式:請你評價一下你自己這節課的表現,你覺得你能摘
從生活中來,回生活中去 --《確定位置》反思 篇5
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景中感受確定物體位置的多種方式方法。但基本都需要兩個條件。
2.能比較靈活得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3.從對現實世界的中確定位置的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抽象和概括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意識,形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平面上確定物體的位置有多種方式,但都需要兩個數據。
教學難點:靈活應用不同的方式缺點物體的位置。
教學關鍵:用數據表示點的位置
教 法: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本節內容,能很好的體現數學的現實性,有利于學生良好的數學觀的形成。
學 法:觀察,分析,探究,概括
教學準備:自制的電影票,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師: 同學們好。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一些讓我們感到震驚,一些又讓我們感到激動。如:沒美英定點轟炸巴格達,美英軍事基地離伊拉克這么遠,他們是如何確定他們的攻擊目標的?2003年給了我們全體中國人太多的激動,其中最讓人激動的是我國成功發射神州五號飛船,這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神州五號返回時在我國內蒙古準確著陸。
師:導彈的定點轟炸和飛船的準確著陸。其實都與什么有關呢?
生:都與確定位置有關
師:其實確定位置不僅與驚天動地的大事有關,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也是無處不在。如:同學們井然有序的進教室,進入電影院。那么確定位置究竟有哪些實際意義,又有哪些方式方法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道,來探討確定位置的問題。
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二 探究新知
互動一
師 我們接著來研究上述問題:學生獨立完成
師:在電影院內如何找到電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生:根據電影票上的號碼找座位。
師: 在電影票上“6排3號”與“3排6號”中的“3”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個“3”表示的是第六排的第3號。而后一個“3”表示的是第3排。
師:如果將“6排3號”簡記著(6,3),那么“3排6號“如何表示?
生:(學生板演)記著(3,6)
師:現在我們把自己的教室當作一個小電影院,一共有8排,從右往左依次是1號,2號,一直到9號。老師手中有幾張電影票,請兩名同學抽簽,然后在小電影院內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學們都爭先恐后)
生:一個同學抽到的是“4排6號”找到了座位。而另一個同學抽的是“4排:找不到座位。
師:怎樣才能幫拿著“4排”的學生找到他的位置呢?他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生:他的電影票只有排數,沒有號數。只要在后面加一個幾號,就行了。
師: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要有兩個數才能確定一個座位。
(以上活動讓學生明確:確定一個座位需要兩個數,并且兩個數的順序不同,其位置也不同)
板書: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至少需要兩個數據
互動二:
在生活中確定物體的位置還有其他方法嗎?(小組活動。由學生想,然后由學生的思路展示例題。此讓活動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生:在地理課中我們找一個地方用的方法是按照“經度和緯度”找的。
師:很好。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唐山在1976年發生了大地震的事情嗎?
生:聽說過。
師:如今的唐山已經建設的非常好了。現在我們就按照剛剛那個同學說的方法去找一找當時震中的位置。
生:獨立做。然后小組檢查(學生做的很好)通過這個活動明白確定位置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按照“經度和緯度”
板書:經度,緯度
師:同學們想一想,確定位置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按照方位來找
師:很好。現在我們來看一次軍事演習圖
掛圖出示例一。小黑板出示問題。先獨立思考,再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學生討論的很激烈。并且很快找出了答案。進一步明確了確定位置需要兩個數據。
板書:方位角,距離
師:同學們剛剛表現都不錯。為了獎勵你們,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游戲:方格有25個漢字,“C3”表示“天”。請按下列要求組成一句話。
5可明個萬女4中我的一學3愛英天帥活2球里是生大1小孩打習哥ABCDE
(1) A5 A3 C4 E5 B1 C2 B4
(2) B4 C2 D4 C5 A1 D3 E1
(此活動為后面的區域定位法作準備。讓學生明確區域定位的方法)
生:有的小組進行分工合作,很快找出了它們所代表的含義(此活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
板書:區域定位法也需要兩個數據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但是基本需要兩個數據。
板書:確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種,但是基本需要兩個數據。
互動三:P124面的“議一議”
由于有了上面的鋪墊,學生很快就找出了各自的位置。
三.小結
學生自由發言。在生活中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至少都需要兩個數據。
四.鞏固練習
1、八(3)班小明同學的家長到學校找他有事,卻不知道孩子教室的位置,你如何幫他的家長?(準確表達)
2、介紹自己的位置(橫為排,豎為列)
3、亮亮坐在教室的第三排第五列的位置上,可以記作(3,5),則小紅坐在教室第四排第二列記作-----------。小軍的位置記作(5,1),表示他坐在---------------------------------------。
4、娟娟在鏡子看到身后的地圖上張家莊在馬家莊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則實際上張家莊在馬家莊的什么方向上?那么馬家莊又在張家莊的什么方向上呢?
5、明明在一處資料中得知:在某海洋的小島A,小島B,小島C的附近有一珊瑚群,但資料并未標出珊瑚群的確切位置,只給出了這段文字:此珊瑚群距離小島B。小島C一樣遠,而又在小島A的東南方向。明明能找到珊瑚群的位置嗎/怎樣找呢?
五.作業
1、P125頁習題5。1的1,2,3題
2、通過學習本節,再去感知生活中確定物體的位置還有其他方法嗎?
六.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
確定位置至少要兩個獨立的數據
確定位置的方法很多:緯度,經度
方位角,距離
區域定位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比如:在電影院找座位。通過活動學生很快明白了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兩個數據:排和號。接著提問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還有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憑經驗學生說出了由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位置等,由學生的思路展示了書上的隨堂練習和例一。效果都很好,學生的熱情也很高。書中的“議一議”這種確定位置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在此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游戲體現學生的一個分工合作精神,完成了此游戲,“議一議”也就迎刃而解了。此時課堂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整節課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組織者,并且氣氛一直都很熱烈,每個學生都充分的參與進來了。效果很好。通過一環一環的活動,學生都明白了要確定一個位置:至少需要兩個條件。并且確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種。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了一系列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題,同時注意學生語言描述的準確性。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鞏固已學的數學的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節課由于內容比較簡單,在教學的時候注意了小組活動的組織,不使小組活動流于形式。在應該探討的地方適當安排了時間,整節課下來平時基礎很差的同學都掌握的很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