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案
四人小組,互相討論《作息時間表》。看看誰的作息時間安排的最恰當!
其次,修改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堅持一個學期。
教學反思:
學生的自律意識不強,本課的學習很有必要。可以加強學生的紀律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4. 教案:集中注意力
教學目的:
注意是使知識進入“倉庫”的大門。下決心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教學重點: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好處?
對感興趣的事情你如何注意?
課前準備:
讓學生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品。準備一個小鬧鐘。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做一些關于提高注意力的游戲。讓同學們在游戲中,更加真實的體會: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有什么特點。
⑴ 記數游戲。跳數數字、倒數數字等。
⑵ 說“物體”。先觀察某一物品,一分鐘后復述出物品的特征。
⑶ 聽音游戲。坐在鬧鐘前,集中注意力聽鐘的“滴答”聲,一般10—15分鐘/次。
看課文《智慧人生》的名人故事,討論:
⑴ 什么是集中注意力?
⑵ 注意力集中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好處?
⑶ 對感興趣的事物你如何注意?
小組活動:
在自己的學習中會不會碰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你是怎樣戰勝這只攔路虎的呢?把你自己的絕招和同學說說。
總結:
注意是使知識進入“倉庫”的大門。下決心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教學反思: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而且持續時間短。他們的自我約束力不夠。因此,有必要鍛煉他們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做事情才會事半功倍!
15. 教案:學習是苦還是樂(培養學習興趣)
活動目的: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形式:
游戲,情景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言:
通過幾周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本領?你的心情怎樣?
1、先請幾位組長上臺講述。如:
(1)我會寫“爸爸”和“媽媽”了(在黑板上展示)。
(2)我能看書了(把看過的故事、兒歌講出來)。
(3)我會做廣播操了(做一做)。
(4)我會唱歌啦!
……
2、分組活動(6至8人一組)。活動結束各組推選一名發言最好的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這些本領哪里來?
3、設置“你知多少”競賽題,放出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回答出題目,充分體會學習成功的甘甜。
二、讀一讀:兒歌——學習最快樂
早晨太陽東邊起,背起書包上學去。
今天老師教我1+1,明天老師教我a,b,c。
唱歌、跳舞、學畫畫,會寫字來會做題。
從小想當科學家,從小我就愛學習。
學到知識和文化,明白許多怪問題。
爸爸媽媽來夸我,爺爺奶奶笑瞇瞇。
如果有人來問我,什么使你最快樂?
我就驕傲地告訴他,最快樂的是學習。
三、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