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2、知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做倡導的社會公德。幫助貧困地區和有困難的人是全社會的責任。
3、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貧困和不幸的人們。
4、積極參加支援災區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會救濟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 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周圍或社會上不幸和貧困的人們,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2、 學會關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人獻愛心。
教學準備:歌曲、圖片、小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師:同學們,你們說“愛”是什么?
小組交流:
當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最需要的是什么?
這時別人對你的愛意味著什么?
二、聽一聽(營造氛圍,調動學生的情感。)
1.放音頻:
歌曲《愛的奉獻》
2.想一想
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說一說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聽過這首歌?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師:與之相比,我們可以說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那此時你可曾留心過我們身邊一些生活艱難和不幸的人呢?誰能來說一說
我曾經遇到 ( )
我在電視里看到 ( )
我在報紙上看到 ( )
我聽爸爸媽媽說的 ( )
我在網上查到的 ( )
4.小結:
我們的周圍有多身體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難的人,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三、學一學
自讀p16《我怎么辦》
1.小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難?當時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該怎么辦?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結:
當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時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非常痛苦,此時,我們應該為他們獻上一份愛。這愛不僅僅是物質的東西,還包括精神的鼓勵和心理的安慰。
3、閱讀p17上的日記(同桌互說感受)
4、討論:如果不幸發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閱讀p18上三段場景文字,小組說一說我該如何做?
四、讀一讀
全班帶有感情的朗讀小詩《手》
五、總結
我們是一群幸運兒,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但我們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艱難和不幸中的人。當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學習有困難時,別忘了伸出我們的手,獻出我們的愛,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難中的人,所幸的是我們社會上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他們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渡過了難關,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受資助的人們的心聲。
二、想一想
1、自讀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讀一讀
1、閱讀p19 小資料
2、提問: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計劃嗎?
3、 看看p20小討論
說說文中的同學誰的想法對誰的想法不對?為什么?
4、你見過或親身參與過這種活動嗎?說說當時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