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第8課金字塔下留個影教學設計
第2課時
一、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尼羅河的資料和埃及風光圖片。
2.教師收集有關尼羅河的風光照片及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尼羅河
1.上節課,在我們的幫助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見到了她的爸爸。爸爸看見小佳非常高興,想利用這個暑假帶小佳在埃及好好游覽一番。如果讓你選,你想去哪里呢?〖演示課件〗
(尼羅河、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2.今天這節課我們先跟著李小佳的爸爸和小佳去尼羅河觀光。好嗎?
(設計意圖:繼續上節課的旅行談話,既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了解,更是為了明確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3.我們知道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幾乎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我們中國有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和長江,而埃及則有尼羅河,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為什么這樣說呢?
讓我們看看書中的一段話。〖演示課件〗
4.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沒有了尼羅河,埃及沙漠面積就更大了。)
(二)共享資料,走近尼羅河
1.尼羅河----埃及的母親河,師生感情充沛地誦讀課文中的詩句:尼羅河----埃及的母親河。〖演示課件〗
(設計意圖:讓學生飽含深情地誦讀這首優美的詩歌,感受尼羅河的無私與宏大的母親般的情懷。滲透尊敬自然、愛護自然的教育。)
2.這樣一條與埃及人民息息相關的河流究竟是怎樣一條河流呢?
小組借助資料討論。認識尼羅河。〖演示課件〗
(對于材料中關于尼羅河的長度和發源地等知識并不需要強行記憶。)
3.小組匯報。
4.教師根據匯報結果,進行整理。
(尼羅河的概況,尼羅河的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討論資料,整理資料,其實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多種途徑獲得信息,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放映錄像,感知尼羅河〖演示課件〗
(學生在初步了解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后,教師設計一段錄像,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活動中,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來感知尼羅河,可以說,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對尼羅河較全面的認識。)
(四)借筆抒懷,贊美尼羅河〖演示課件〗
1.動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在有聲有色的全面感知后,學生心中總會有一些感受,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可以是一句發自肺腑的句子,也可以是簡短的一首小詩。這樣,我們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形成相應的品德,這種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種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強加于人的,是學生的心理體驗。)
2.離開座位去與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觀后感。
(五)分辨照片,了解民居特點
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難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許多照片,你能在以下兩張照片中辨別出哪張是埃及的嗎?能夠說出原因嗎?〖演示課件〗
2.小組交流討論。
(1)教師給出提示:
埃及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氣溫最高可達40℃。
(2)那么相應的建筑會有什么特點?
完成書本上的填空:埃及屋頂的形狀:
窗子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