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腳印
教學目標:在認知情感態度方面,要求通過教師的引導認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并認識到自己的長大和父母的關愛是分不開的,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在行為習慣方面,了解成長過程中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以及激發強烈的感激之情。教學重點:感受家人培養自己長大的辛苦,懂得要孝敬家人。教學難點:懂得如何來回報家人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教學方式方法:通過情感交流——共鳴——升華來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師:1.收集三張某同學從小到大不同時期的三張照片,并配上嬰兒哇哇的啼哭聲;幼兒牙牙學語聲和少兒清脆悅耳的聲音,并配上三雙從小到大的腳印。(媒體) 2.截取影片“漂亮媽媽”的電影片段。(媒體) 3.將書本中家人的關愛點滴和活動天地(三)中的成長樹結合起來。(媒體) 4.自編一首總結全文的詩歌:小腳丫,小腳印, 一路印著父母情。 學走路,快長大, 父母關愛永記心。(媒體)學生:課前收集一些能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的資料,如小時侯用過的東西、兒時和現在的不同的照片等。教學過程:活動一:師生談話,引發興趣1.游戲:“猜猜我是誰”; 出示某學生三張不同年齡階段的照片,讓學生猜, 你想說些什么?2.揭示課題。活動二:收集資料,體會長大; 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1.小組內交流;2.全班交流。活動三:體會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關愛:1.看錄象,體會錄象中媽媽對孩子的關愛2.學生交流3.結合教材中成長樹的內容,體會自己成長過程中家人的關愛。活動四:朗讀詩歌,感謝家人:1.媒體出示兒歌,齊讀2.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