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電視》
但是,如果看電視不加選擇或者時間過長,不僅會耽誤學習。而且對心理和身體健康也會有害。你知道嗎?有些人因為長時間看電視,還得了“電視病”呢!
[環節二的設計意圖: 利用教材中小文的兩個煩惱著手引入,真實再現學生在家為看電視和家長發生的分歧場景,通過小組互動、合作幫助、全員參與、調查分析、展示交流,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因為不能正確處理看電視與學習的關系導致的一些問題,認識到家長限制自己看電視的原因,加深感性的認識,更好地得出結論,對看電視這一話題又重新開始深入的認識。]
(三)辨析導行,拓展延伸
學了這一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看電視要對電視節目有選擇,時間要合理安排)
我們也知道看電視不能只追求和滿足于娛樂,而且還要學會有意識地從中獲取有益的知識和信息;由于年齡不同、興趣不同,人們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也不同,因此難免會產生矛盾,在出現矛盾時,應學會與他人進行溝通。那么如何才能理性地既保證增長知識、放松心情、豐富生活、開闊視野,又不耽誤學習、不影響心理和身體健康、不為看電視鬧別扭等共存?(引導學生擬協議)
1.學生獨立擬訂協議后。
2.同學之間交流自己擬訂的協議。
3.老師隨機抽取典型的協議,師生共同評析。
4.展示協議。
(1)甲乙雙方看電視的時間長短
(2)甲乙雙方不能為電視節目爭執。
(3)甲乙雙方看電視時把一個節目看完才能換。
(4)規定好甲乙雙方選擇哪幾天看電視。
(5)乙方看電視的內容必須健康有益。
[環節三的設計意圖:首先讓學生自主擬訂協議,既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又體現了把看電視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和爸爸媽媽擬訂協議,體現在與家長的平等交流與溝通中,使學生初步具備選擇健康電視內容 進行娛樂的能力,并能合理安排時間,形成看電視的良好習慣,將看電視由話題上升為書面的協議,有了文本的約束,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嚴肅認真的話題,并不能隨隨便便處理。通過學生擬協議讓我們的品德教育由學生默默傳遞到了家庭,甚至傳遞到了整個社會,真切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全 員育人效果。]
(四)家庭作業:
將課上所擬協議與家長交流、簽訂。(與家長形成共識,達到目的。)
[板書設計]
怎樣看電視
苦惱
苦惱
節目不同
抱怨沒節制
交流
收獲: 增長知識 放松心情 豐富生活 開闊視野……
危害: 影響身體 影響學習……
共識 協議:時間合理、節制
內容健康、適合兒童
姿勢端正
[簡評] 生活性、活動性和開放性是《品德與社會》的三大特征,它猶如習習春風般,以其獨特的魅力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肖老師《怎樣看電視》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較好地秉承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突出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三個特 征,教學中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教學面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促進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鏈接,從而實現了從“封閉”到“開放”、從“說理”到“實踐”的轉變。縱觀整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