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第12課 春節與圣誕教案
(三)了解其他習俗
1.除了不同的進餐習慣,以前我們了解哪些外國的生活習俗?(復習交流第十課了解的各國習慣)
2.要了解更多國家、民族的生活習慣,光靠小朋友的介紹還不行,我們可以借助什么?(互聯網)
3.學生按不同類別分小組上網查詢不同國家和地區日常生活習俗的其他差異,并演練匯報形式。(教師預先設計專門網頁,便于學生查詢)
4.學生分小組按類別介紹:如睡前習慣、見面禮節、請客習俗(可用多種形式:表演、介紹、兒歌等)
5.小品表演:“去美國小朋友家過圣誕節”,在表演中討論交流,明確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共同發展和進步
(設計意圖:討論交流是一種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相互合作意識,在此不僅借助討論交流為學生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還通過小品表演提高了學生能力,開闊了學生眼界。)
(四)歌聲中總結
1.播放歌曲《祝福你》:這是一首粵語歌曲,近幾年春節期間,不光大陸、中國臺灣、香港等地熱播,在西方圣誕節也作為祝福送給朋友和家人,以表達一種美好的愿望。(欣賞歌曲)
2.雖然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語言各不相同,而心靈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態,其內涵卻是相同的。愿我們與外國朋友們彼此尊重,彼此欣賞,共同以智慧和力量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五)作業
把了解的各國節日、生活習俗編成一份小報。
(設計意圖:在此以歌曲烘托課堂氣氛,提升道德情操,并通過編制小報來加強作業的綜合性,讓作業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提高學生學習、作業的興趣。)
附板書:
我們互相尊重
不同的進餐習慣
不同的見面禮節
不同的請客習俗
……
三、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根據設計,本課課件可制作幻燈片或局域網:1.小品表演;2.設置疑問,逐個出示問題,交流解惑,了解不同的進餐習慣;3.提示:在與外國朋友交往的時候,要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要相互尊重不同的民族習慣,才能友好交往。4.學生按不同類別分組上網查詢;5.歌曲《祝福你》;6.作業要求:把了解的各國節日、生活習俗編成一份小報。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本課目標主要通過復習舊知與網絡查尋,了解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日常生活方面的差異,懂得對于不同國家、地區人民的生活習俗,要學會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共同發展和進步。所以在教學時,要求教師首先要做好資料搜集準備,做好局域網,以供學生查詢了解;其次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白在與外國朋友交往的時候,要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要相互尊重不同的民族習慣,才能友好交往,不了解外國的習慣,就會造成誤會;第三,要通過小組交流、實踐體驗、小品表演等讓學生掌握一些交往常識,提高交往能力。
本課教學設計總體評價與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