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 騰飛的中國教案
引導學生得出教材上 托爾斯泰的話:“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著在人與人的所有關系中也無所不及”
3.小王錄用后碰到了問題:(再續故事)要求:蘊涵在材料中遺漏交代中。請同學們把這個沒有交代的內容補充上去。概括出自己要寫的中心意思(提示:在自己的工作中,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出現的兩難問題。這說明了什么?)
社會責任意識和為社會作貢獻兩者是完全一致的,對嗎?
為社會做奉獻=社會責任意識+必要的主客觀條件
↓------↓
主觀意識 主客觀條件
知識點板書:(歸納)
社會責任意識和為社會作貢獻的關系
(1)兩者的一致性
(2)兩者的區別(實現社會責任是有條件的)
4.有無社會責任意識是根本不同的(積極的、主動的、持久的)(續故事)
二、考一考:
xx大的主題是什么?xx大制定的戰略設想是什么?
學生回答:
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
歷史任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xx大制定的戰略設想分兩步走: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再奮斗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討論:明確歷史使命與我們青年學生有何關系?
“申博”
1.12日3日蒙特卡洛消息:中國上海經過4輪投票,最終戰勝強勁的競爭對手韓國麗水,贏得xx年世博會舉辦權。xx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或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2.“申博”成功,是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的結果,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全國人民堅定支持的結果,是舉辦城市上海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結果。(圖片)
3.申博的成功與我們青年學生有何關系?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4.世博會的舉辦不僅需要一流的硬件設施,更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軟件。作為社會市民,根據平時的觀察,你認為上海還存在那些與成功舉辦世博會不適應的問題?(寫出具體一個問題)并就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一個好的建議。
5.你現在作為一個中學生,為成功舉辦世博會可做寫什么努力?
知識點板書:(歸納)
6.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
(1)要有明確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2)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注重道德責任的優良傳統
(3)要有實干精神
三、出謀劃策:(請你制定行動方案)
案例:忻麗梅是愛民中學初三(3)班的班長,一天放學回家走到居住的新村時,突然聽到陣陣的乞討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從安徽洪災地區來的老大娘帶著十多歲的孫女在請求大家施舍些衣物,并述說著洪水淹沒了家園的慘景,老大娘疲憊不堪,衣裳破舊。
1.如果你是忻麗梅會怎樣做? 體現了什么品質?(討論)